【读书笔记】主动脉溃疡(AU)

时间:2022-10-24 12:00: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主动脉溃疡(Aortic ulcer, AU )由Stanson首先定义,是指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溃疡穿透内弹力层,可在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局限性血肿,但不形成假腔。属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 AAS)的一种。AAS被认为是临床症状相似、发病急、威胁生命的一组主动脉疾患,除了主动脉溃疡之外,主要还包括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p, AD)和主动脉壁间血肿(intramural aortic hematoma, IMH)。既往观点认为,IMH和AU是主动脉夹层的一种特殊表现,但随着影像技术及对疾病认识的提高,AU作为一种独立的主动脉疾病,其诊断和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主动脉溃的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旨在对主动脉溃疡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主动脉溃疡的流行病学

主动脉溃疡约占主动脉综合征的2-7%,研究表明,美国每年确诊为主动脉综合征的患者约为0.5/100000人。AU多见于老年患者,常伴有不受控制的高血压和广泛的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按照Stanford 分型,分为Stanford A型和B型主动脉溃疡,研究表明,主动脉溃疡可发生在主动脉的任何部位,约1/3的AU患者为Stanford A型,绝大多数主动脉溃疡位于降主动脉中远段及腹主动脉(Stanford B型)。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是主动脉溃疡快速诊断的直接依据,多表现为主动脉壁钙化,内膜增厚及蘑菇状的龛影,溃疡在主动脉壁内可形成血肿,造影剂多聚集于病变中,无明确的真假腔。AU典型的影像学特征是其与其他急性胸痛疾病的重要依据,然而,临床上大多数的小溃疡患者多表现为无症状,因此,AU的确切发病率我们不得而知。

2、主动脉溃疡的发病机制及转归

主动脉溃疡患者多合并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AU多发病于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初为斑块表面溃疡,随着病情进展,溃疡侵入内膜,形成内膜下溃疡并可有血肿形成,病变沿主动脉横轴进展,一般比较局限,一旦穿透内膜后可在动脉中层形成血肿,侵及外膜导致假性动脉瘤或囊状动脉瘤,部分患者可致破裂。 因此,AU主要累及主动脉内膜,而主动脉夹层则为动脉中膜病变。AU通常伴有反应性或出血性胸腔积液,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血胸和破裂。AU的转归目前存在争议。大部分学者认为其预后差,较典型的主动脉夹层破裂风险更高。有研究表明,约有38%患者最终出现主动脉破裂。除此之外,与症状性的夹层和IMH相比,穿透性主动脉溃疡最终发生破裂的比例高达42%。也有学者提出,无症状性主动脉溃疡患者疾病进展缓慢,主动脉破裂及致死性并发症较低。然而,在无症状性主动脉溃疡患者的随访过程中,突发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往往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上一篇: 腹主动脉病变影像病例

下一篇: Dermatol Ther:研究发现,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