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集采会发生“断供”事件吗?

时间:2021-08-29 12:32: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一、中成药原料价格涨落幅度大

近一段时期以来,在医药领域,关于中成药将要被纳入集采的消息一直纷飞不断,尤其是在2021年8月20日,因华北制药生产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在集采中标后发生“断供”事件,被国家药品联采办严肃处罚的消息更是在行业掀起热议。

对于华北制药产品布洛芬缓释胶囊这次出现断供事件,近日已有多家媒体围绕做过深度报道,在此,我们也就不再对此展开讨论,而是就如果中成药在进入集采后,会不会发生此类“断供”情况,以此来做一些简单分析。

坦率地讲,也是笔者个人观点:中成药经过集采后,如果招、投标双方前期工作没有做足功课,布局不够缜密,或就相应可能发生的风险没有提前做好预判和对策,中标产品未来发生“断供”事件,大概率讲,还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

二、为什么要这么讲呢?

因为中成药本身就具有一个比西药类产品更大的潜在风险,那就是它的原材料来源,也就是中药材在价格上更不具稳定性。

例如近几年来,相当多的中药材品种出现大幅度涨跌情况就十分明显,且不具可控性。像五味子这个品种,2019年9月份为130元公斤左右,而到了2020年9月份价格就跌落到了48元每公斤,时至今日,当前这个品种价格就又上浮到了85元公斤上下。约在两个年头之内,其间该品种价格起起伏伏、涨涨落落,几乎每个季节价格都有所变动,令人无所适从。

而像这种情况,在连翘、金银花、地黄、丹参、川芎、党参、当归、黄芪、白芍、板蓝根等很多品种上均出现过类似现象。有些药材品种,像白芨、吴茱萸、覆盆子、白豆蔻等一些药材,短期内涨跌幅度也都曾出现过高达数倍甚至十数倍以上。

远的不讲,就2021年上半年来说,受疫情、灾情、通胀、种植面积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药材行业各品种价位,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全面普涨,连翘从今年三月份的65元公斤涨到了目前的120元公斤,地黄混级货从今年2月份的13元公斤,涨到目前的32元公斤。

泽泻、川芎这两个品种,春初还是一个22元、一个24元公斤的价位,短短几个月过去,到了夏末泽泻价格就涨到43元公斤,川芎价格亦涨到38元每公斤,涨价速度之快,涨价幅度之高,令很多生产企业猝不及防。

另外,中成药与西药的不同点是,它的组方为配伍合成。一个成药产品,需要多个中药材原料君臣佐使、相辅相成才能生产出来。像心脑康类产品,它就需要丹参、赤芍、何首乌、川芎、泽泻、红花、酸枣仁等中药材作为制药原料,像复方血栓通胶囊产品,它就需要三七,黄芪,丹参,玄参等多味药材作为原料。

而中药材行业的特性就是一个品种涨价,往往就能带动多个品种涨价,联动、普涨效应极强。

一味药材出现价位大幅度上涨,就已经会让某些实力较弱的生产企业难于应付、力不从心之下,如果成品药涨价无望,往往企业采取的策略就是对该产品施行限产或暂停生产,那么,集采中标后,企业是否依然可以这样做呢?显然是不行的!哪怕就是赔掉底裤,恐怕也只能割肉疗伤,否则华北制药被处罚的结果就是一面镜子!

三、中成药原料“量大”的品种有哪些?

中成药生产企业的原料来源,一般为中药材专业市场或产地集贸市场公司、产地农业合作社或GAP种植端。当然,部分原料亦来源于生产企业自己的种植基地。

那么,作为生产企业,如果集采中标后,为了预防原材料出现涨价,自己能否选择大量储备药材货源,以备不时之需呢?

这个当然可以!

但是,当前政府相关部门准备集采的初期目标是对那些“量大价高”的中成药产品动手。何为“量大”?量大就是某产品在医药领域生产量大、销售量大!而市场销售量大的产品,就意味着它的原材料使用量同样会大。

在中药材行业销售量大的品种,一般指的都是年用量“万吨级”的品种,而“万吨级”有时只是一个基数,像三七、茯苓、甘草、当归、党参、白芍、麦冬、枸杞、丹参、白芍、板蓝根等这些品种,实际年需求量都是超过万吨级别,甚至有些品种的年需求量高达数万吨的级别,像枸杞这个品种年需求量当前已逾10万吨级别的数字。

类似以上品种,一些大中型生产企业,如果中成药产品属于主打品牌范畴,一味药材的年使用量往往就在数十吨、上百吨或数百吨不止。

如果企业以此去对该药材原料进行大量储备的话,且不说资金难题,就一个库容和养护成本就会导致压力巨大,何况,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中成药产品原材料都是需要配伍购进的,维护一个组方,采买的对象就不会是一种药材原料,而是需要数个或十数个品种联动购进,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企业受得了吗?

那么,企业可不可以把药材全年所需用量,以一次性打包签定合同的形式,把原料储备压力传导或输送给上游供货方,比如那些专业市场的销售公司或产地农业合作社、产业联盟、GAP种植基地呢?

自然也是可以的!

但是,市场供货方、产地农业合作社或那些药材种植基地他们都是傻子吗?显然不是。这样只会产生两种结果:

一、上游原料供货方认真地执行合同,甚至为了维护合同,愿意去给下游厂家提前储备货量。那么在报价上,他们自然也会把相关养护费用、分批供货的垫资成本至少是银行利息要加进去——这种结果会导致生产企业的采购成本根本降不下来。

二、供货方手里只有少量货源,为了减少垫资时长,合同执行上他们习惯于随供随买。这样的报价虽然比较适中,但是对下游生产企业来说,潜在风险存在。

原料不涨价,供需皆大欢喜;原料涨价,一旦出现不可承受之重,药材原料供应方面,要么会单方面降低供货质量规格,要么会产生断供扯皮,给下游生产方带来麻烦。

至于一些中成药生产企业在产地源头建立的GAP种植基地,当前虽然开展的形势不错,但毕竟概念大于实质,杯水车薪,自给自足的条件依然不够成熟,关键时刻,供给方面,自己都不敢指望自己“基地”的企业居多,中成药原料药材方面价格的涨落,一切还要看市场的脸色行事。

三、中成药集采,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

那么,随着政府相关部门集采工作的不断推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成药产品走向集中招标,一些实力不足的生产企业如果冒进采用“蛇吞象”的手法,低价中标后又遭遇原材料中药材涨价,所出现的后果是什么呢?

一、遇到这种情况,某些生产单位或许会在平常自己企业所使用的药材原料规格上采取“降质不降量”的手法。恐怕这种手法或路子,对某些习惯于投机取巧的生产企业来说,在集采招投标前,为了能达到竞标成功,提前就已经有这种打算或意识存在了。

“降质不降量”不代表就是完全使用劣药原料,而是在药典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在规格等级上去采购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原材料。

譬如,药典标准要求黄芪、甘草药材的使用规格为“长30~90cm,直径1~3.5cm”以及“长25~100cm,直径0.6~3.5cm”的统货。——所谓的“统货”,就是指这个药材的规格为“大、中、小”个子或片的占比度非常均匀适中。

但是,统货黄芪或甘草往往因产地、规格不同而价位不同,一般统货为20—25元每公斤,而低于统货规格的“小条、小片” ,亦同样会因产地不同而价位不等,一般为7—15元每公斤,那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就很可能会选择放弃原来使用的高规格“统货”,继而采用这种在药典标准中属于最低档次的“小条、小片”作为制药原料 这就叫“降质不降量”。

并且这种“降质”的行为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是还是有空子可钻的,你药典标准规定某药材统货规格为“长30~90cm,直径1~3.5cm”,我用的虽然是“长30~60,直径1~2.5cm”的小条、小片,但是质量毕竟还是控制在你的约束范围内嘛,这虽然稍微有点违规,但毕竟还谈不上违法吧?

再说了,同样是统货规格,等级也是有所差别的,同一个药材品种,中大条(片)占比70%的叫统货,中小条(片)占比70%的也勉强算是“统货”,但两者的规格差异自然造成差价甚大,于此对企业而言,此中既是一种可以使自己在生产方面“降质不降量”的转圜途径或空间。

二、自然就是“断供”了。当一个生产企业遇到原料药材暴涨,在微利甚至勉强保住成本生产的情况下,相信他都不敢去捋集采“断供”的逆鳞,因为华北制药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

但是,当一个企业遭遇原材料暴涨面临进退两难,实在不堪重负必须要在生死存亡之间进行抉择时,他往往会倾向于“耍赖”失信地苟活,也不愿选择去为自己的过失担责“死掉”,那接下来,就只能是“断供”了。

而显然,无论是药材原料“降质不降量”还是中成药产品出现“断供”,以上这两条,都与政府集采工作的初衷以及企业自身存在的积极意义与价值观背道而驰,是不可取的。

当然,也正是基于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很多在集采中投标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在经历过此次华北制药“断供”布洛芬缓释胶囊事件处理结果后,“利弊权衡之下,肯定也多会采取宁愿不中标,也不敢无底线的不计成本地盲目“抢标”,毕竟“断供”的代价还是巨大的。

那么,受此次“断供”风波影响,我们也相信在今后将要推行的中成药集采工作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会对那些投标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实力及信用方面加大考量制度。

譬如虽然你单位投标的某药品价位的确不高,但是你企业的实力如何?你原料使用的规格等级是否符合药典标准?是否属于道地药材?来源渠道是否具备可追溯性?企业在产地有没有自己的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履约能力如何等等。

如果连上述一些基本条件都达不到,那么,你就是把药品报价拉的再低,恐怕也入不了集采的法眼,只有出局的份了。

总之,放眼当前,中成药集采已经是大势所趋且箭在弦上,而这对于那些生产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行业将要进行大洗牌面前,如果不能够努力奋进迎难而上,面临的就只能是被淘汰。

上一篇: Cell揭示缺少这种淋巴细胞可保护癌细胞...

下一篇: 仿制药专利的“730高地”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