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增生、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丨诊断要点

时间:2022-11-18 20:53: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垂体丨正常表现 & 垂体瘤丨影像诊断

垂体增生丨临床特点及MRI表现

垂体增生

概述

    垂体高度的正常上限随年龄、性别不同而变化

  • 妊娠/哺乳期女性:12mm

  • 月经期年轻女性:10mm

  • 男性、绝经期女性:8mm

  • 婴儿、儿童:6mm

    非生理性增生见于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或其他靶腺功能衰竭

  • 某些神经内分泌肿瘤

影像

  • 垂体增大且均匀强化,上缘凸起

    最佳技术为高分辨MR:

  • 矢状位/冠状位T1、冠状位T2

  • 动态增强冠状位T1WI

  • 矢状位的增强脂肪抑制T1WI/冠状位T1WI

  • 层厚3~4mm

主要的鉴别诊断

  • 垂体大腺瘤

  • 垂体微腺瘤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 静脉淤血

病理

  • 生长激素细胞常弥漫性增生,见于神经内分泌肿瘤

  • 泌乳素细胞增生:弥漫多于结节状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增生:结节状或弥漫性

  •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增生:长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伴泌乳素细胞增生

  • 促性腺激素细胞增生(如Turner,Klinefelter)

(左)冠状位图像显示生理性垂体增生。腺体均匀增大,上缘轻度凸起。

(右)一例内分泌功能正常的27岁女性,冠状位T1WI C+MR显示垂体向上凸起,高度为10mm。此为年轻女性月经期的正常生理性增生。(左) 一例28岁哺乳期女性,冠状位T1WI C+MR显示典型的生理性垂体增生。腺体上缘轻度凸起,高度近14mm。

(右) 随访1年后,冠状位T1WI C+MR显示垂体外观正常,产后的生理性增生存在缓解期。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概述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H),腺垂体炎,原发性垂体炎,垂体柄炎

  • 垂体前叶的特发性炎症

影像

  • 垂体柄增厚(>2mm,“从上到下”逐渐变细的正常形态消失)

  • 有/无垂体增大

  • 75%显示垂体后叶“亮斑”消失

  • 显著、均匀强化

  • 可有邻近硬膜或蝶窦粘膜增厚

主要的鉴别诊断

  • 垂体增生

  • 大腺瘤(泌乳素瘤)

  • 转移瘤

  • 结节病

  • 垂体性“侏儒”

临床要点

  • 围产期女性出现头痛、多种内分泌激素缺乏

  • 中年男性出现尿崩症(淋巴细胞性漏斗神经垂体炎)

  • 平均年龄:女性35岁,男性45岁

  • M:F=1:8~9

  • 常有自限性

  • 未经诊断和治疗的LH可死于全甲状腺功能减退

  • 保守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激素替代治疗)

诊断纲要

  • LH可类似腺瘤

(左)矢状位图显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请注意漏斗柄增厚,并向垂体前叶浸润(箭)。

(右)一例表现为头痛、多种内分泌激素缺乏的41岁围产期女性,矢状位T1WI C+FS MR显示垂体和漏斗柄增大,是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的典型MRI表现。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内分泌替代治疗后病灶恢复。

(左) 一例患尿崩症的中年男性,矢状位T1WI C+FS MR显示漏斗柄稍增厚,下丘脑病灶浸润强化。影像学诊断为结节病vs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活检证实为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右) 一例患尿崩症的50岁男性,冠状位T1WI C+MR显示漏斗柄上段(箭)轻度球状增大。诊断为淋巴细胞性漏斗神经垂体炎。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上一篇: 三例少见疟原虫感染案例实验室诊断分析

下一篇: JCEM:糖尿病诊断年龄与心血管结局之间...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