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在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时间:2023-07-13 11:29: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与阿替普酶相比,使用替奈替普酶静脉溶栓是否具有非劣效性或优越性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大血管闭塞(LVO)卒中患者中研究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相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是加拿大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注射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比较(ACT)随机临床试验的预设分析,该试验在2019年12月10日-2022年1月25日期间招募了来自加拿大22个初级和综合卒中中心的患者。18岁及以上患者在症状出现4.5小时内发生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被随机分配(1:1)静脉注射替奈普酶或阿替普酶,并接受长达120天的监测。基线颅内颈内动脉(ICA)、M1-大脑中动脉(MCA)、M2-MCA和基底动脉闭塞的患者纳入分析。

共有1600名患者入选,主要的暴露因素是静脉注射替奈普酶(0.25 mg/kg)与静脉注射阿替普酶(0.9 mg/kg)。主要结局指标是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的比例。次要结局为mRS评分0至2分、死亡率和无症状性脑出血。血管造影结果为首次和最后一次血管造影获得的成功再灌注(脑梗死溶栓扩展量表评分2b-3)的比例。

结果显示,1577例患者中,520例(33.0%)有LVO(中位数[IQR]年龄,74[64-83]岁;283例[54.4%]女性): 135例(26.0%)为ICA闭塞,237例(45.6%)为M1-MCA,117例(22.5%)为M2-MCA,31例(6.0%)为基底动脉闭塞。替奈普酶组86人(32.7%)与阿替普酶组76人(29.6%)达到主要结局(mRS 0-1分)。替奈普酶组和阿替普酶组的mRS 0-2分率(129[49.0%] vs 131[51.0%])、症状性脑出血率(16[6.1%] vs 11[4.3%])和死亡率(19.9% vs 18.1%)均相似。在405例接受血栓切除术的患者中,首次血管造影(19例[9.2%] vs 21例[10.5%])和最终血管造影(174例[84.5%] vs 177例[88.9%])的再灌注成功率没有差异。

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与阿替普酶相比,静脉注射替奈普酶可为LVO患者提供相似的再灌注、安全性和功能预后。

 

参考文献: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enecteplase Compared With Alteplase in Patients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_A Prespecified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ACT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urol. Published online July 10, 2023. doi:10.1001/jamaneurol.2023.2094.

上一篇: WJP:中国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严重程...

下一篇: 口服避孕药会增加抑郁风险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