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积累:争议与质疑--昨天的肺磨玻璃结节转移是不是真的错了?

时间:2022-12-11 23:40:2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昨天早上发布了一篇微信文章《经验积累(2022.12.7):才2厘米的肺磨玻璃结节也会远处转移!磨友们要不要瑟瑟发抖?》,阅读者众,并引起很多朋的留言。截止昨下午1点半约7小时,在公众号阅读量超过1500人,在今日头条阅读量超过11000人,也有很多评论。最主要的意见多认为肺部病灶是磨玻璃密度,而且随访3年进展并不明显,脑癌转移考虑不是肺来源,而是脑胶质瘤伴颅内转移可能性大。下面是部分留言:

我们来年病人的影像与病理,感觉确实不该如此恶性:

可是PET检查也没说其他部位另有原发肿瘤的可能性呀:

而颅内病灶却真的特别厉害:

因为自己对颅内原发肿瘤了解不多,影像的判断也非专业。而按留言区的意见,部分也考虑是医生同道,不乏影像专业的医生。他们的意见也是认为需要考虑不同部位的多原发。大家觉得以下几点是不能用肺癌伴脑转移来解释的:

1、肺部原发病灶3年进展缓慢,而且以磨玻璃密度为主,但颅内病灶却明显比原发灶厉害得多;

2、病理报告不含高危亚型,也无高危因素,但转移灶却进展迅速不符合病理学上此类型的生物学行为;

3、在存在基因突变的情况下,颅内病灶对治疗没有反应也是不应该的。与现有认知不相符合;

4、脑胶质瘤伴颅内转移可以这样表现,颅内病灶的影像特点也不符合肺癌转移的表现。

看来,感觉真的有些道理,至少没有颅内病灶的病理依据,不能简单认定肯定就是肺癌转移。但肺部磨玻璃结节当它不纯的时候,真的是会有转移,或者也会有高侵袭性的。记得多年以前医院收治一个病人,也是磨玻璃结节,在内科住院,当时大家对磨玻璃结节的认识远没有现在深刻,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诊断出来。但在后来大概间隔一年左右复查时却发现广泛骨转移,肺部病灶仍是磨玻璃密度,但不是纯磨,是有实性成分的。因时间过久,也不是我自己经手的病人,可惜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后来大约在2年前,省内某医院的一位胸外科同道发给我一个病例,是左肺上叶的磨玻璃结节,他们先给病人做了肺段切除,居然发现第12组淋巴结转移,后来补做了上叶切除。也是个磨玻璃密度的结节,但同样有实性成分,影像资料如下:

其实该病灶的磨玻璃成分密度是很低的,轮廓也显得不太清,真的让人感觉很早期的。但确实有少许实性成分(蓝色箭头)。

我想,我昨天发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要引起磨友们恐慌,而是提醒不管医生或结友要重视混合磨玻璃结节,即使只有少许实性成分也要提高警惕。纯磨很安全,但混磨不一定!如果能有这样的认识,那么目的也就达到了。最后此例是不是肺与脑内多原发癌,不取得脑内病灶的病理,大概就无法有确切结论。当然,即使真确实是肺癌脑转移,这也是小概率事件。就如上面左上这个病灶一样,居然有淋巴结转移,这了是极罕见的!

: , 。   视频 小程序 赞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上一篇: Science Bulletin:建立现...

下一篇: 美国面临十年来最严重流感疫情!中国同样需...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