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 人粪便粘蛋白糖基化可以作为炎症性肠病的新生物标志物

时间:2022-12-20 17:59: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炎症性肠病 (IBD) 在西方世界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普遍,给各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症状与肠易激综合征 (IBS) 重叠,IBD的诊断非常具有挑战性,IBS是一种影响大肠的常见疾病。这两种疾病都以反复腹痛为特征,在IBD诊断之前,患者经常报告IBS样症状。多种证据表明,粘蛋白是粘膜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肠道疾病发病机制的关键驱动因素。因此,粘蛋白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与疾病结果相关。长期以来,粘蛋白一直被认为是 IBD 或结直肠癌诊断、预后或管理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项研究旨在对人类粪便粘蛋白糖基化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健康个体、克罗恩病 (CD) 患者和无关 IBD 患者之间的粘蛋白 O-聚糖差异。

为此,研究人员收集了60名因腹痛或IBD治疗入院的患者的粪便。其中,48人经有过CD疾病症状(活动性 CD 18 人,静止性 CD 30 人),12人不是IBD患者,同时还包括五名健康对照 (HC) 受试者。测定钙卫蛋白后,将粪便样本储存在-80°C直至分析。通过 Harvey-Bradshaw 指数和小儿克罗恩病活动指数 (PCDAI) 评估 CD 活动。

研究结果显示与无关的IBD个体相比,患有活动性和非活动性CD的患者在m/z 936 处的唾液酸化聚糖均显着降低:从无关IBD患者的 23.7±4.3%和HC受试者的 28.6±4.8%降低到活动性患者的2±3% CD 患者和 5.4±6.5%的非活动性CD患者。在非活动性 CD 中,同时研究人员还观察到m/z 936 水平较低或为零且始终<5% (0.9±1.5%) 的患者和m/z 936水平介于5%之间的患者。这表明聚糖的末端唾液酸化可能在某些 CD 患者中受到影响,这可能是由于 ST6GALNAC1(杯状细胞中表达的主要唾液酸转移酶)的突变或缺陷导致的。

目前,IBD的准确诊断是一个挑战,内镜检查仍然是鉴别IBD和IBS的金标准。然而,其侵入性增加了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并对健康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证明了粪便粘蛋白的糖基化特征在活动性和静止性 CD 中显示出特定特征,而在 IBS 患者或 HC 受试者中未发现,这表明粪便中粘蛋白糖基化的评估可能成为筛查肠道疾病的新的无创工具疾病,无需借助内窥镜检查。

原始出处:

Catherine Robbe Masselot. et al. Human Fecal Mucin Glycosylation as a New Biomarker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2022.

上一篇: Front Oncol:综合网络药理学和...

下一篇: Gut:六大研究队列近80万人研究结果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