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crine :无功能垂体大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后续治疗时的垂体功能

时间:2023-07-28 11:38:3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无功能垂体腺瘤是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其促性腺激素表达亚型占肿瘤的80%。这些肿瘤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从神经影像的偶然发现到损害脑下垂体、视器和周围神经结构的大型大腺瘤。在许多患者中可以表现为垂体功能减退;然而,发展为垂体激素缺乏症的过程通常是潜伏的和无症状的。在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后,NFPMS患者发生部分和完全垂体功能低下的风险增加。此外,在选定的患者中,有垂体功能的恢复。

因此,在NFPMS治疗后对下丘脑-垂体功能不全进行长期和定期的筛查对于提供适当的替代治疗和防止患者的短期和长期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手术切除加放疗和不加放疗的NFP患者的垂体功能障碍的病程。

目的:评估初诊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治疗的影响以及随访期间内分泌恢复的可能性。

方法:对1987-2018年间接受手术治疗并接受放射治疗和未接受放射治疗并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NFPM患者进行分析。收集了人口统计学、陈述、调查、治疗和结果。

结果:共鉴定出383例患者。中位年龄57岁,中位随访期8年。术前,227名患者(227/375;61%)有至少一种垂体缺陷的证据。前部全垂体功能减退症在男性(p=0.001)和老年患者(p=0.005)中更为常见。多种激素缺乏与大肿瘤有关(p=0.03)。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接受手术和放射治疗的患者所有个体垂体激素缺乏、前叶全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高,而GH、ACTH和TSH缺乏的无生存概率显著降低。在接受手术和放射治疗的患者中,中枢性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前叶全垂体功能减退恢复的可能性也较小。在最新的综述中,那些术前有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比那些表现为垂体功能正常的患者有更高的垂体损伤风险(p=0.001)。

表1 无功能大腺瘤患者手术和放疗后新发的垂体激素缺乏症

表2 无功能性垂体大腺瘤患者初次手术后发生垂体激素缺乏和恢复的时间线。中位数时间以月为单位

表3无功能垂体大腺瘤手术切除加放疗后的恢复情况

结论:NFPM在诊断时和治疗后均与甲状旁腺功能明显低下的程度有关。手术和放射治疗的结合与垂体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有关。治疗后可恢复垂体激素缺乏的状况。患者应该在治疗后定期进行内分泌评估,以评估垂体功能的变化和长期替代治疗的必要性。

原始出处:

Hussein Z,  Marcus HJ,  Grieve J,et al.Pituitary function at presentation and follow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functional pituitary macroadenomas: a single centre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Endocrine 2023 Jun 30

上一篇: BRASS 登记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下一篇: Cardiovasc Diabetol:...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