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结果相差大,是谁在说谎?

时间:2023-01-14 12:02:0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前 言

嗜酸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数量很少,只占外周血白细胞的0.4%~8.0%,目前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均可将其计数出来,其升高的临床意义有超敏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皮肤病、某些血液病等,但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就是真的升高吗?

案例经过

患者,男,80岁,血常规结果如图1,WBC 19.96×109/L,RBC 4.25×1012/L,HGB 136 g/L,PLT 178×109/L。对比历史结果发现本次嗜酸性粒细胞比例13.6%增高明显,如图2,两月前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才4.6%,考虑患者年纪比较大,莫非是线虫一类的寄生虫感染?

图1

图2

先不着急下寄生虫感染的定论,这只是初步猜想,至于真假还得斟酌一番。这种有疑问的血常规报告,自己习惯再次查看散点图确认,力争从中找到一丝丝端倪,如图3,黄色框内可见中性粒细胞的散点群上有一些红色散点覆盖,通常来说红色的散点是嗜酸性细胞,它们两怎么搅和在一块了呢?对照正常白细胞五分类散点图,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这两群散点之间是有一定间距的,如图4。

图3

图4

难道是嗜酸性粒细胞散点左移?中性粒细胞散点右移?不管怎样,显然这结果是不可信的,这种异常血常规标本,自己一般喜欢用另外台仪器再次检测以便发现不同之处,复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与首次结果相差巨大,如图5,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仅有0.1%,到底真相如何呢,只有镜下形态见分晓。

图5

镜检可见白细胞数稍高,以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比例为主,未见嗜酸性粒细胞,如图6,由此可推断复检结果比较符合镜检。油镜观察中性粒细胞形态,可见部分中性粒细胞颗粒增多增粗,如图7,再根据WDF通道中白细胞分类的原理,不难想到首次结果中13.6%嗜酸性粒细胞正是这颗粒增多的中性粒细胞。

图6

图7

案例分析

在WDF通道中,WDF试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使红细胞溶解,同时对白细胞的细胞膜造成损伤,在试剂中各白细胞的细胞形态按其特征会发生变化,用侧向散射光区别该差异,同时WDF试剂中的荧光染料进入细胞内,对其核酸及细胞器染色,根据种类和量的不同,各种白细胞的荧光强度产生差异,将从各种白细胞获得的散射光强度和荧光强度的差异在二维散点图中进行展示。

其中,纵坐标的侧向荧光(SFL)反映核酸和细胞器的种类及多少,横坐标的侧向散射光(SSC)反映细胞内容物的复杂程度(或胞浆内颗粒的复杂程度),如图8,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侧向荧光均较弱,但嗜酸性粒细胞的侧向散射光强,由此便可理解正常的白细胞DIFF散点图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大致在同一水平位,但嗜酸性粒细胞的散点群更偏右一些。

图8

回到本案例,该患者部分中性粒细胞颗粒增多增粗,间接得增加了这部分中性细胞内容物的复杂程度,引起侧向散射光SSC信号增强,导致血球仪错误的认为这部分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不仅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增多增粗会被误认,有老师发现中性粒细胞出现类杜勒小体伴空泡变性且无中毒颗粒也能出现误认现象。

甚至有老师发现亚硝酸盐中毒也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假性增多,其原因可能是该患者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转变为弱碱性,与血球仪染料结合后,中性粒细胞胞浆颗粒等内含物发生变化,复杂程度增加,侧向散射光强度随之增加,使仪器将其误认为嗜酸性粒细胞。

归根结底,血球仪在进行分类计数时是基于健康人正常血细胞形态来设定原理和规则,但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某种疾病使形态发生改变的血细胞,如EB病毒感染激活淋巴细胞变成异型淋巴细胞、化疗或放疗使淋巴细胞出现花瓣核、形态酷似单核细胞的细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异常早幼粒细胞等等,此时血球仪便会傻傻分不清,所以莫怪仪器认不准,只能说形态变化千千万。

而对于两台血球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相差巨大,主要是考虑仪器之间版本不同以及WNR、WDF通道灵敏度参数的靶值和限制范围不同所致,另外可以设置规则拦截,是否使用“Confirm eosinophil”的报警,一般到这一步需要工程师来操作更为稳妥一些。

当然,若实验室配备有多台血球仪,在发现有异常血常规标本时,感兴趣的老师可在多台仪器上分别测试,再结合血片镜检结果进行分析,不仅可以验证各仪器间的性能如何,还可以从中找出各仪器间的差异化,进而设置新规则拦截或寻求工程师帮忙,避免因仪器不同导致同一份标本在同一家实验室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报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最后,对于本案例的中性粒粒细胞被误认为嗜酸性粒细胞属于个案报道,工作中并不多见,因为自己在审核报告时经常发现重症医学科的患者感染较严重,血涂片可见中毒颗粒增多也支持感染的依据,但这些患者的散点图无一例外都符合镜检结果,仪器并没有将含有中毒颗粒的粒细胞划分到嗜酸性粒细胞。

总 结

严把血常规报告审核这一关,从历史数据对比分析、从患者年龄临床诊断入手分析、从不同仪器间结果比较分析、结合血细胞散点图及镜检结果综合分析,做好这些不仅需要强大的思维逻辑分析能力,更需要在工作中经常思考总结经验并善于学习其它老师的宝贵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水平,如此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师。

【参考文献】

[1]李梅,杨一芬.只是因为多看了你一眼:一例异常血常规散点图背后的真相,检验医学公众号,2021-02-02

[2]许文荣,林东红.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8-50

上一篇: Heart:睡眠时间、打鼾和心力衰竭风险

下一篇: Cell: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庄友文等团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