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ematologica: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时小克隆17p缺失的预后价值

时间:2023-08-06 15:32: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小克隆17p

目前对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国际上各个中心对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定义都有自己的标准[1, 2]。尽管如此,17p缺失仍然被视为骨髓瘤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之一。安刚教授在2015年曾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发文,探讨探讨初诊时不同大小克隆的17p对骨髓瘤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发现,初诊时携带大克隆的17p的患者的生存最差。此外,在复发时携带17p的骨髓瘤患者比例显著升高[3]。这提示我们,患者体内携带17p缺失的骨髓瘤细胞往往能在治疗后获得竞争优势,并在复发时成为优势克隆。然而,目前对于骨髓瘤患者复发时17p缺失的克隆大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

2023年8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安刚教授、邱录贵教授团队在《Haematologica》期刊在线发布了题为“Minor clone of del(17p) provides a reservoir for relapse in multiple myeloma”的文章。该研究基于中国第一个前瞻纵向血液病队列(NICHE队列),通过比较初诊和复发时携带不同克隆大小的17p缺失的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揭示了复发时小克隆17p缺失的重要预后价值。

图片

该研究共纳入了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就诊的995例初诊和293例首次复发时具有完整的荧光原位杂交的细胞遗传学数据的骨髓瘤患者。这其中,有197例骨髓瘤患者具有配对的初诊-初次复发的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复发时携带17p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比例较初诊时显著升高。初诊时有6%的骨髓瘤患者携带17p缺失,而复发时则升高为17%。

对患者的配对数据分析显示,按照R-ISS的危险度分层标准,有20例患者由初诊时的标危演变为复发时的高危。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20例患者的危险度升级均是由于在复发时发生了17p的获得。发生危险度升级的患者中位OS为49.4个月,较复发时保持在标危的患者的64.2个月的中位OS显著缩短。

应用10%,50%作为cutoff值,分别比较复发时携带不同克隆大小的17p对生存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发时携带小克隆的17p缺失的患者与携带大克隆的17p缺失的患者生存近似,而复发时不携带17p缺失的患者的生存最佳。因此,复发时携带小克隆的17p缺失就对患者的生存产生显著影响。

图片

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根据患者初诊-复发时的17p的克隆大小变化,将患者分为6组。如果复发时按照10%的cutoff值定义,有36例患者在复发时发生了17p的获得。此外,分别在7例和3例患者中观察到了17p的清除和17p的克隆减小。进一步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发生17p新获得的患者中位OS为49.4个月,而发生17p清除或克隆减小的患者的中位OS为61.3个月。

该研究在既往对初诊17p克隆大小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复发时小克隆的17p时影响骨髓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患者复发时会发生17p的克隆大小的逐渐扩大现象,提示在骨髓瘤治疗全程中对17p进行动态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从而改善患者生存。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安刚主任医师、邱录贵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崔健为第一作者。该项目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haematologica.org/article/view/haematol.2023.283533

References

[1] Derman BA, Kosuri S, Jakubowiak A. Knowing the unknowns in high risk multiple myeloma. Blood Rev. 2022. 51: 100887.

[2] Goldman-Mazur S, Kumar SK. Current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 of high-risk multiple myeloma. Am J Hematol. 2021. 96(7): 854-871.

[3] An G, Li Z, Tai YT, et al. The impact of clone size on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s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in multiple myeloma. Clin Cancer Res. 2015. 21(9): 2148-56.

上一篇: 醒脑开窍针刺法--大醒脑和小醒脑临床应用

下一篇: LANCET:通过批量和单核 RNA 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