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子刊: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低钠血症是否影响患者的预后?

时间:2023-08-14 13:34: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经常会出现低钠血症。然而,其临床意义和最佳治疗方法尚不确定。为此,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学者牵头对 SAH 后低钠血症的筛查、调查和处理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研究。

研究人员对英国或爱尔兰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自发性 SAH 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鉴定,查阅了从入院到出院、21 天或死亡的每日病历,并提取了所有血清钠的测量值,以确定是否存在低钠血症(<135 mmol/L)。主要结果为出院或 21 天后死亡/照料依赖,以及入院时间超过 10 天。使用逻辑回归评估了低钠血症与预后的关系,并对 SAH 后预后的预测因素和入院时间进行了调整,此外使用多变量 Cox 回归评估了无低钠血症生存率。

结果显示,24个神经外科病房收治的175/407(43%)名患者出现了低钠血症。共进行了 5976 次血清钠测量。对 30/166 名(18%)数据完整的低钠血症患者进行了血清渗透压、尿渗透压和尿钠的测量。最常见的目标日液体摄入量大于 3 升,这在低钠血症和非低钠血症发作期间没有差异。26%(n/N=42/164)的低钠血症患者接受了钠补充治疗。133(35%)名患者在研究期间死亡或依赖他人,240(68%)名患者住院超过 10 天。在多变量分析中,低钠血症与依赖性较低有关(调整 OR (aOR)=0.35 (95% CI 0.17 to 0.69)),但与住院时间较长有关(aOR=3.2 (1.8 to 5.7))。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 I-III 级、改良 Fisher 2-4 级和后循环动脉瘤与低钠血症的危险性更大相关。

由此可见,在这项对 SAH 患者进行的综合性多中心前瞻性调整分析中,对低钠血症的调查并不一致,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低钠血症与管理或临床结果的改变无关。这项研究为制定基于证据的 SAH 专项指南奠定了基础,该指南旨在对高危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调查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低钠血症对入院时间的影响,并提高患者护理的一致性。

原始出处:

On behalf of the Sodium after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SaSH) audit collaborators, et alPr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 of screening,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yponatraemia after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 in the UK and Ireland.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 2023;8:doi: 10.1136/svn-2022-001583

上一篇: BMJ子刊:2003-2018 年中国脑...

下一篇: 腓总神经卡压:从解剖到预防一文讲解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