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ls of neurology |北医三院樊东升团队:中性粒细胞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发病风险有关

时间:2023-08-16 19:37: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也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时也称为渐冻人症、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渐进且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外周免疫标志物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的进展和预后有关。然而,外周免疫失调是 ALS 的风险因素,还是运动神经元变性的结果,目前尚未明确。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的樊东升主任团队旨在确定诊断前外周免疫与 ALS 发病风险之间的纵向联系。

研究人员基线研究纳入了 2006 年至 2010 年期间英国生物库中的 345000 人。通过 Cox 比例危险模型分析了外周免疫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和 CRP)的计数及其衍生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率(LM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 ALS 发病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些关系的协变量,还进行了分组和交互分析。结果发表在Annals of neurology杂志上。

结果显示,在对所有协变量进行调整后,多变量分析表明,中性粒细胞计数高及其衍生指标(NLR、SII)与 ALS 发病风险增加有关(中性粒细胞每标准差增量 HR=1.15,95% CI:1.02-1.29;NLR:HR=1.15,1.03-1.28;SII:HR=1.17,1.05-1.30)。分组和交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和年龄对这种关联有特定的影响。在体重指数≥25或年龄<65的参与者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其指标越高,发生ALS的风险越高;然而,在体重指数<25或年龄≥65的参与者中,中性粒细胞对发生ALS没有影响。在两种模型中,单核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或CRP均未见明显影响。

综上,本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衍生指标(NLR 和 SII)的增加与 ALS 患病风险的增加有关。

原始出处

Cao W, Cao Z, Tian Y, Zhang L, Wang W, Tang L, Xu C, Fan D. Neutrophil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isk of Incident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in a BMI-and Age-dependent Manner. Ann Neurol. 2023 Aug 9. doi: 10.1002/ana.26760.

上一篇: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的喉部并发症

下一篇: Annals of Neurology:...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