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CM:危重症婴幼儿伴有呼吸衰竭时行气管切开术的时机

时间:2023-04-12 18:00: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儿科患者的复杂性日益增加,使得何时进行气管切开具有挑战性,儿科患者气管切开时间的实践标准产生巨大差异。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描述儿科ICU队列中气管切开术的时机和相关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比较基于气管切开术时机亚组间的临床结局。

这是一项使用儿科健康信息系统(PHIS)数据库的大型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获取PHIS中2010年至2020年接受气管切开术的18岁以下的男性和女性儿科患者。纳入1次住院期间符合以下标准的患者:入住ICU,需要机械通气(MV)的记录,MV后气管切开的记录。

患者分为早期气管切开术(ET)(MV≤14天)、晚期气管切开术(LT)(MV为15~60天)和延长气管切开术(ExT)(MV > 60天)。主要终点包括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次要终点包括患者住院死亡率、住院时间(LOS)、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和住院费用。

结果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有16121名儿科患者接受了气管切开术。入院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中位年龄(IQR)为14个月(3~97个月)。总体而言,52%(5310/10295)为儿童,32%(3247/10295)为婴儿,17%(1738/10295)为新生儿。

儿科患者最常接受LT(40%,4159/10295),大多数接受ET(39%,4006/10295),其次是ExT(21%,2130/10295)。所有亚组中的大多数患者都有复杂的慢性疾病。亚组间中位年龄有显著差异,ET年龄最大(p < 0.001)。

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与LT或ExT相比,ET与较低的住院死亡率(p < 0.001)、较短的住院LOS(p < 0.001)、较短的ICU LOS(p < 0.001)、较短的气管造口术后LOS(p < 0.001)、较低的HAP(p < 0.001)和较低的医院费用(p < 0.001)相关。

结果表明,在MV后14天内进行气管切开与住院预后改善相关。ET与死亡率、LOS、HAP和医院费用降低独立相关。

原文出处:

Mehrotra P, Thomas C, Gerber LM, Maresh A, Nellis M. Timing of Tracheostomy in Critically Ill Infants and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 Pediatric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Study. Pediatr Crit Care Med. 2023 Feb 1;24(2):e66-e75. doi: 10.1097/PCC.0000000000003120.

上一篇: Experimental Eye Res...

下一篇: 如何阻断萎缩性胃炎的癌变进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