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胸驼背】上交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运动训练

时间:2023-04-12 20:24: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上交叉综合征又名肩带交叉综合征,因肌肉在上身交叉连线处单侧松弛或紧张的表现而得名。

主要外在表现为:含胸、弓背和头前倾的一种常见不良体态。

含胸驼背没气质,胸闷气短脖子疼

 

一、机制

上交叉综合征的本质是肌肉力量分配不均。

由于斜方肌、肩胛提肌等肌肉长期缩紧引发肩颈关节的前收,促使菱形肌、前锯肌等肌肉的长期松弛而导致。

在生物整体张拉结构视角下,骨骼肌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肌肉与筋膜的后表、前表与螺旋线存在诸多交集。

紧张肌因长期错误的动作和力学模式导致僵硬,与此同时,原本松弛的肌群因紧张肌的代偿持续减弱。

这种长期肌力不平衡的循环模式,是导致上交叉综合征姿态难以被纠正的根本原因。

1.紧张肌

①斜方肌上束

②肩胛提肌

③胸锁乳突肌

④斜角肌

⑤胸小肌

⑥胸大肌

2.薄弱肌

①菱形肌

②肩外旋肌群

③斜方肌中下束

④前锯肌

⑤深层颈屈肌

3.动作模式习惯

由于人的视野和日常行为动作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大多数的肢体活动都需要在体前完成,由此造成后链肌群作为主动肌的频率降低。

前侧主动肌的长期紧张会使拮抗肌松弛和弱化,无力的肌肉部分功能被紧张肌取替从而出现代偿,引发形体的结构变化。

紧张肌的主要功能与常用姿势见下表

松弛肌的主要功能与常用姿势见下表

二、症状

1.异常体态:圆肩、驼背和头前倾。

错误的动作模式导致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和颈胸椎小关节的功能障碍,以及颈肩胸背部的酸痛。

恶性循环

人类,因为没有水平方向的躯体保护,比起其他四肢着地动物,颈椎更脆弱、更容易受伤害。

正常人的耳垂应该在锁骨后方,当人体姿势不当,耳垂位置向前方移动,可立即对颈部增加伤害。

有研究表明,当头部低至60°时,颈椎承受60多斤重量,相当于给颈椎挂上两个哑铃。

上交叉综合征的常见人群因各种原因导致脊柱变形、肌力失衡,表现为圆肩、驼背、头前倾的异常姿态。

反过来 ,长期的头前倾等动作可加重颈部压力,进一步减弱背部肌肉力量,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2.颈曲减少甚至压迫神经,进而导致头痛头晕、手臂痛。

3.脊椎呈“C“型,含胸驼背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肺活量减少,出现胸闷。

4.严重可导致横膈膜紧张,肩外旋力量减弱,导致在肩外展过程中引起肱骨大结节和肩峰撞击,挤压冈上肌和肱二头肌长头腱。

5.伸手拿物品时,需依靠腰部力量,增加其额外负荷,进而可导致腰肌劳损,腰酸痛,长期下来,还可能引发其他病症。

三、诊断标准

1.根据解剖体位的骨性标志来判断

  • 眼角延长于耳朵上角的连线是否与水平面平行

  • 耳垂是否与通过两个肩峰的冠状面重合

  • 肩胛骨平面与冠状面的夹角的大小

  • 肩峰与头部正中面的距离

  • 肩胛骨与脊柱棘突的距离

  • 颈椎C1-C7的曲度

  • 站立位时肩关节和上肢躯干与头部是否在一条直线

2.根据其临床表现来判断

  • 圆肩、驼背、头前倾

  • 直立自然体位,从侧面看,耳垂超过肩峰

  • 肩颈部酸痛不适伴有肌肉紧张

四、治疗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纠正局部肌肉力量的不均衡来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常用的方法有:

  • 运动疗法

  • 肌肉能量技术

  • 针刺

  • 手法

  • 综合矫正训练方案(CCEP)

  • 中药熏蒸等

五、如何自我训练

目的:放松紧张肌,激活并强化薄弱肌.

1.对紧张肌进行牵拉

①牵伸胸大肌

方法

  • 站立位,躯干保持挺直

  • 将左侧的手臂抬起(肘关节夹角呈90°)并使前臂和手顶在墙壁或固定物上

  • 然后使躯干向右侧缓慢旋转感受左侧胸部肌肉的牵伸感

  • 维持10~15秒,5~10次

②斜方肌上束

方法

  • 站立位或坐位

  • 右手臂向后背手,然后收紧下颌,头部向左侧旋转45°

  • 左手放在头右后部并缓慢用力使头看向左下角

  • 感受右侧肩颈部的牵伸感

  • 维持10~15秒,5~10次

2.加强薄弱肌

①颈部静态抗阻后伸

方法

  • 站立位或坐位

  • 双手抱于脑后的枕部,收紧下颌

  • 头部水平向后发力与双手进行对抗

  • 维持5~10秒,10次/组,可连续完成1~2组

注意

  • 对抗过程中不引起颈椎的活动(与手保持静态对抗)

  • 对抗发力时应缓慢用力,避免因用力过猛使颈椎受伤

②“W”字伸展训练

方法

  • 站立位

  • 外展两侧手臂呈“W”型,肘部微屈,双手握拳,大拇指向后

  • 背部发力使两侧肩胛骨向中间收紧,感受背部肌肉的发力

  • 维持2秒,10次/组,可连续完成1~2组

注意

  • 发力过程中保持肩肘、躯干和下肢的稳定,主要靠背部肌肉发力带动肩胛骨活动

  • 训练过程中配合呼吸,发力时呼气,还原时吸气

③肩关节外旋肌力训练

方法

  • 坐位或站立位,躯干保持挺直

  • 上臂紧贴身体并屈肘90°,双手分别握住弹力带一端,缓慢向两侧用力拉弹力带至最大角度

  • 维持3秒,10次/组,可连续完成2~3组

注意

  • 发力过程中保持躯干稳定,肘关节始终紧贴身体,避免因发力向外展开

  • 训练过程中配合呼吸,发力时呼气,还原时吸气

最后

  • 训练应循序渐进;

  • 训练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需及时停止,前往医院康复科就诊咨询。

参考文献

段及丞,邹新貌,朱华杰.浅析上交叉综合征干预训练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05):80-81+84.封瑞党.上交叉综合症的机制及康复治疗[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6):134-135+137.吴登轩,汪亚群,黄墩兵,李莉,李华骅.综合矫正训练方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01):34-38.

上一篇: 耻骨联合解剖

下一篇: Front Mol Biosci:新冠肺...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