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女性都会经历的时期,竟同时是类风湿的高发期?这些预防方法不可不知……

时间:2023-05-10 18:33:2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51岁的张小姐最近晚上睡觉出汗越来越明显,同时出现了双手小关节晨僵、疼痛的症状。觉得自己的生活状态受到影响的她来到门诊看诊,问:“医生,我这是不是围绝经期呀?”

 

医生听完张小姐的描述,又给她做了更详细的检查,告诉她:“您出汗这个症状确实考虑是围绝经期出现的症状,但是手上的小关节症状,我们怀疑是因为类风湿。”

 

一番话把张小姐惊得够呛:自己怎么忽然又患上了类风湿?

 

类风湿是什么病?为什么张小姐会同时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和类风湿?两者有什么关联呢?今天,黄闰月医生带我们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类风湿?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特征是滑膜炎、对称性外周多关节肿胀疼痛、全身炎症,病因至今还不明确,发病机制以自身免疫紊乱为主,发病过程涉及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微血管系统之间的调控。

 

 

 

 

 

围绝经期是什么时期?

 

围绝经期是女性生殖功能逐渐衰退,由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特殊生理时期。

 

大多数女性在40岁以后便开始进入围绝经期,在这段时间,大部分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综合征,出现潮热、失眠、情绪波动等生理症状,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张小姐正是因为症状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才选择就医的。

 

 

 

 

 

围绝经期为何类风湿多发?

 

女子在“七七”之年,就会出现“人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此时的女性肾元渐衰,部分女性因自身体质、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体内阴阳平衡难以维系,出现阴不潜阳或者阳不制阴,阴阳失和,导致出现类风湿这一“痹症”。

 

除此之外,女性在围绝经期情志不舒,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增加导致气血运行失常,也可增加类风湿的发生风险。

 

近期有研究表明[3-4],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影响Th1/Th2免疫失衡,而这种免疫失衡在类风湿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围绝经期女性如何预防类风湿?

 

01

防寒保暖,避免寒湿 

 

寒冷刺激容易对关节造成损伤,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围绝经期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保暖,夏日可以适当对关节进行热敷。

 

02

保持情绪稳定 

 

围绝经期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冥想或深呼吸来疏导自己的情绪。

 

03

规律作息 

 

规律的作息可以有效避免女性过度劳累或者经常熬夜导致类风湿疾病的发生。

 

04

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围绝经期类风湿多发,并不意味着围绝经期女性就一定会出现类风湿,但这个时间段的女性应当对类风湿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对称性肿胀疼痛、晨僵时,就应当及时进行检查,诊断后尽早治疗,降低疾病对人体的伤害。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 刘静,韩露,张秀华,蔡正茂,唐伟.围绝经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 睡眠质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08):1524-1528.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3.08.043.

[2] 刘志琛,张文皓,任佳豪,高丽,曹宝花.围绝经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05):502-505.

[3] 项捷,危静.围绝经期性激素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炎症因子的关系[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06):762-767.

[4] 李春,陈冀莹,周安莲围绝经期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Th1/Th2平衡、外周血CD28CTLA-4、PD-1、PDL1表达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 (10): 1377-1380.

 

上一篇: Nature Communication...

下一篇: Biol. Psychiatry:基于孤...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