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 | 吡咯替尼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HER2 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时间:2023-08-26 09:42:5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尽管一些靶向疗法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HER2改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但由于成本高且可用性有限,生存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吡咯替尼是一种不可逆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通过将受体的胞内区ATP酶结合域的半胱氨酸残基烷基化,使受体永久失活。既往研究显示,IRC评估吡咯替尼能有效治疗HER2突变肺腺癌,而且各突变亚型均能从吡咯替尼治疗中获益。该研究旨在评估吡咯替尼加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阿帕替尼、安洛替尼和贝伐珠单抗)在既往接受过HER2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在这项回顾性现实世界研究中,回顾了2015年11月-2022年1月期间接受吡咯替尼加抗血管生成药物作为二线或二线治疗的HER2突变的NSCLC患者。分析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共有107名患者被纳入分析。59名患者(55.1%)接受了至少两线化疗或HER2靶向治疗。其中大多数(87.9%)被确诊为HER2外显子20插入。在数据截止日期(2022年5月13日),ORR,DCR,中位PFS和中位OS分别为19.6%(21/107),94.4%(101/107),7.13个月(95%置信区间[CI]:6.26-8.01)和19.50个月(95%CI:12.83-26.17)。接受阿帕替尼或安罗替尼/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的PFS无差异(中位PFS,7.13个月vs.6.27个月,危险比[HR]=1.49,95%CI:0.87-2.54,P=0.15)。最常见的3级或更高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是腹泻(17.6%),其次是高血压(11.0%)和恶心(3.3%)。没有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结论:吡咯替尼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HER2突变的NSCLC患者中表现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原始出处:

Yang Y, Yang G, Wang Y. 2023. Pyrotinib plus antiangiogenic agents for HER2-alter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etrospective real-world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1:e21141-e21141. DOI: 10.1200/jco.2023.41.16_suppl.e21141.

上一篇:  临床医学好刊大盘点(建议收藏!)

下一篇: 胃功能三项(PGI、PGII、G-17)...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