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钠基扑热息痛对血压、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时间:2023-08-31 20:56: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扑热息痛是世界上最常用的镇痛药,被推荐为许多急性和慢性疾病疼痛的一线治疗药物。为了解决口服给药时增加的肝毒性风险和较低的全身生物利用度的问题,一种含有碳酸氢钠的泡腾式药物进入市场。

然而,由于泡腾剂配方中含有钠盐,人们担心它们可能会增加血压(BP),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CVD)和死亡率的风险。虽然有充分的依据,但与氯化钠和血压途径相反,碳酸氢钠驱动的风险几乎没有病因学支持。据报道,含有碳酸氢钠的扑热息痛泡腾式制剂与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率升高有关。鉴于这些结果的重大意义,需要重新审视所报道的关联。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使用相关的电子健康记录数据确定了年龄在60-90岁之间且至少开具过一次扑热息痛处方的475442名英国人的队列。

研究人员对服用钠基扑热息痛的患者与服用非钠基扑热息痛制剂的患者进行了比较。此外,研究人员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探究了基线后1年内与收缩压(SBP)、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中风)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非钠基和钠基扑热息痛暴露组分别有460980例和14462例患者(平均年龄:74岁;64%的女性)。分析显示收缩压无差异[平均差为-0.04 mmHg(95%可信区间为-0.51,0.43)],且与主要心血管事件无关联[相对危险度(RR)为1.03(0.91, 1.16)]。钠基扑热息痛与全因死亡率呈正相关[RR为1.46(1.40, 1.52)]。然而,在进一步考虑了其他残留混淆来源后,研究人员观察到的关联逐渐减弱,趋于零[RR为1.08(1.01, 1.16)]。

由此可见,这项研究不支持先前的指南建议,即在常规临床实践中短期使用碳酸氢钠扑热息痛会增加收缩压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原始出处:

Shishir Rao,et al.Sodium-based paracetamol: impact on blood press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all-cause mortality.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3.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d535/7249104

上一篇: Eur J Heart Fail:中性粒...

下一篇: Cardiovasc Diabetol:...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