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 | nab-紫杉醇伴或不伴米非司酮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随机II期临床试验

时间:2023-08-31 20:56:5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尽管最近取得了进展,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tx)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激活启动细胞存活途径,导致化疗耐药。此外,高GR表达是早期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标志物。假设在给予细胞毒性化疗之前,米非司酮(mif)对GR的拮抗作用将通过阻断由GR激活介导的有效抗凋亡信号来提高疗效。

方法: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TNBC(NCT02788981)患者(pts)进行了伴或不伴米非司酮的nab-紫杉醇(nab-pac)的II期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在转移性环境中允许两种先前的化学疗法。患者在28天周期的第1,8和15天随机接受nab-紫杉醇 100mg/m2,每剂nab-紫杉醇的前一天使用米非司酮 300mg或安慰剂。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以及安全性和耐受性。

研究结果:2017年9月-2021年7月招募了29名患者;16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nab-紫杉醇+安慰剂组,13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nab-紫杉醇+米非司酮组。平均年龄为53岁(32-73岁)。nab-紫杉醇单独组和联合组的中位PFS分别为3.0和3.0个月(危险比[HR]0.87,95%CI 0.37-2.01,p=0.739)。nab-紫杉醇和联合组的ORR分别为31.5%和23%;双臂有1个完全缓解(CR)。单独使用nab-紫杉醇的中位OS为6.0个月,联合组为9.0 个月(HR=0.67,95%CI 0.29-1.16,p=0.350)。米非司酮组获得CR的患者进行了50个周期的治疗,最终死于非癌症,非tx相关事件。Tx通常耐受性良好,其安全性与nab-紫杉醇单药治疗相当。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是疲劳(50%),神经病(42%)和中性粒细胞减少(42%);最常见的3级TRAE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接受nab-紫杉醇+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发生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频率更高(69%比13%)。

结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导致的应计不良以及晚期TNBC中检查点抑制剂的批准,这项研究没有达到预期的统计功效。尽管如此,在这部分患者中,与单独使用nab-紫杉醇相比,向nab-紫杉醇中添加米非司酮并不能显着改善PFS。OS有改进的趋势。GR激活在晚期TNBC中仍然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该途径和其他针对化疗耐药性的策略。

 

原始出处:

Chen N, et al. 2023. A randomized phase II trial of nab-paclitaxel with or without mifepristone for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1:e13103-e13103.DOI: 10.1200/jco.2023.41.16_suppl.e13103.

上一篇: Nature Genet:神经母细胞瘤起...

下一篇: 浅谈免疫检查点:昔日双雄和未来之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