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 2023:人格特征预测未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抗抑郁药治疗反应:一项为期 8 周、开放标签、灵活剂量的研究

时间:2023-09-06 16:53: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目的 既往研究发现人格特征是成人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治疗反应的有效预测因素之一。然而,人格特质与青少年抑郁症抗抑郁药治疗反应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人格特质与 SSRIs 治疗反应的关系,以青少年抑郁症为研究样本,重点关注短期疗效反应。并且,进一步探索人格特质和临床特征在抗抑郁药治疗反应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 本研究共招募了 197 例未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最终 82 名患者完成了为期 8 周的 SSRIs(氟西汀或舍曲林)单药治疗。采用修订版大五人格量表评估患者基线的人格特征。17 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和儿童抑郁评定量表-修订版评估基线和第 8 周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根据 2 个量表的平均减分率为主要疗效评估指标。Logistic 回归探索人格维度和抗抑郁药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ROC 曲线评估人格子维度和临床特征在预测治疗反应方面的准确度。

结果 (1)青少年抑郁症组的基线神经质得分高于青少年健康对照组(p< 0.001),外向性得分(p< 0.001)、开放性得分(p< 0.01)、宜人性得分(p< 0.001)和责任感得分(p< 0.001)低于青少年对照。(2)在治疗 8 周时,治疗有效组的基线外向性评分低于治疗无效组(p=0.02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基线外向性评分与抗抑郁药治疗反应相关(OR= 1.022, p= 0.018),在校正了具有差异趋势的变量(OR= 1.104, p= 0.038) 或所有潜在混杂变量(OR= 1.139, p= 0.019),外向性评分仍与治疗反应相关;基线低外向性评分组的 8 周治疗有效率(55%)显著高于高外向性评分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608, p= 0.032)。(3)病程、外向性-合群和宜人性-信任的组合模型在预测青少年抑郁症抗抑郁药治疗反应中具有一定的准确度(AUC = 0.763,敏感性为 79.4%,特异性为 68.7%);在这个模型中,低得分组的 8 周治疗有效率(64.3%)显著高于高得分组(17.5%)(χ2= 18.477, p< 0.001)。

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不同的人格特征。外向性人格特征可能与青少年抑郁症抗抑郁药的短期治疗反应有关,在使用抗抑郁药治疗前有必要对患者进行人格特征的筛查。本研究结论仍需大样本和长期治疗随访的验证。

参考资料:

https://csp2023.tiemeeting.com/

上一篇: 最新进展 | 小分子药RRx-001延长...

下一篇: 疾控专家话流感:为什么家庭要关注流感?日...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