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房颤消融后心血管住院和医疗资源使用情况

时间:2023-09-10 16:57: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越来越稳定。虽然房颤消融并不影响人群的死亡率,但它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关。对房颤消融患者的医疗资源使用的影响知之甚少。已发表研究的索赔数据表明,房颤消融减少了全因住院和心律失常住院的人数。来自大型医院系统的研究可以证实房颤消融与医疗资源使用之间的关系,并添加了仅在机构数据库中可用的重要临床细节。

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试图在多个医院医疗保健系统中评估房颤消融对住院、急诊就诊、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以及心血管诊断或治疗的影响。

在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研究人员对3417例连续患者进行了单组、观察性、回顾性队列研究,这些患者在多医院医疗系统的5个站点中的1个站点接受了首次房颤消融手术。排除行房室交界处消融术的患者。研究人员从电子健康记录以及整合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临床数据仓库中的管理和临床数据库中提取基线特征、患者人口统计数据和临床结局。

在这项观察性分析中,研究人员比较了3417例患者在房颤消融前12个月和消融后24个月的总住院、心血管住院和房颤住院、急诊就诊和住院时间的结局。此外,研究人员还比较了房颤消融前1年和消融后2年的电转复和抗心律失常的使用情况。与房颤消融前1年相比,消融后2年患者每年的死亡总人数(0.7±1.3 vs 0.3±0.7);P<0.001)、心血管(0.7±1.2比0.2±0.6;P<0.001)、房颤(0.6±1.1 vs 0.1±0.3;P<0.001)住院和急诊就诊(0.8±2.1比0.4±0.9;P<0.001)人数较少。与消融前1年相比,消融后2年每位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4±7.9天和3.6±5.3天);P<0.0001),接受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21.2% vs 58.5%;P<0.0001)和接受心电复律的患者(16.1% vs 28.1%;P<0.0001)的比例降低。

由此可见,与一年前相比,在房颤消融后的2年期间,房颤患者总住院、心血管和房颤住院以及医疗资源的使用都有所减少。房颤消融可能预示着患者发病率和医疗费用的下降。

原始出处:

Mehak Dhande,et al.Cardiovascular Hospitalizations and Resource Use Following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JAHA.2023.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JAHA.122.028609

上一篇: NEJM | 刘健教授团队:OCT指导复...

下一篇: 最新指南发布:血脂异常饮食攻略,从膳食模...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