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斜角肌解剖

时间:2023-04-15 20:17: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01 前斜角肌

前斜角肌位于颈深部侧方、胸锁乳突肌的后内侧。在上方,前斜角肌以肌腱束附于第3~6颈椎横突前结节,这些肌腱束汇聚、混合后,几乎垂直向下,以一窄而扁平的肌腱附着于第1肋骨内缘的前斜角肌结节以及第1肋骨上面锁骨下动脉沟前方的隆起。

毗邻关系由于膈神经行经前斜角肌的前面,锁骨下动脉行经其后方,臂从位于其外侧缘,故前斜角肌成为颈根部的一个重要标志。锁骨、锁骨下肌、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颈动脉鞘的外侧部、颈横动脉、肩胛上动脉和颈升动脉、锁骨下静脉、椎前筋膜和膈神经都位于前斜角肌的前面。在前斜角肌后面的结构有胸膜上膜、胸膜、臂丛的根和锁骨下动脉,后两者将前、中斜角肌分隔开来。前斜角肌紧贴臂从和锁骨下动、静脉可引起压迫综合征。在其第6颈椎附着处的下方,该肌的内侧缘借一角间隙(椎动脉和椎静脉从第6颈椎横突孔穿经此处)与颈长肌相隔,甲状腺下动脉从外侧至内侧在角间隙尖附近穿过,交感干及颈胸神经节与此处椎动脉后内方的关系很密切。在左侧,胸导管在第7颈椎水平越过此三角形间隙,与前斜角肌的内侧缘相接触。前斜角肌在前结节的肌腱附着处借甲状腺下动脉的颈升支与头长肌肌腱附着处相隔。

神经支配前斜角肌由第4~6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支配。

作用前斜角肌下部的肌束收缩,可使脊柱颈部前屈和侧屈,并转向对侧。上部肌束收缩,有助于提升第1肋。

02 中斜角肌

中斜角肌是最大和最长的斜角肌,附于枢椎横突的上方和下5位颈椎横突后结节的前面。其通常向上延伸至枢椎的横突;在下方,其附于第1肋的上面(肋结节和锁骨下动脉沟之间)。

毗邻关系中斜角肌的前外侧面与胸锁乳突肌相邻,其前方有锁骨和肩胛舌骨肌经过,借锁骨下动脉和颈神经前支与前斜角肌相隔;肩胛提肌和后斜角肌位于其后外侧;支配前斜角肌的神经的上两个神经根和肩胛背神经(至菱形肌)穿入该肌并出现于其外侧。

神经支配 中斜角肌由第3~8颈神经前支分支支配。

作用中斜角肌下部的肌纤维收缩,可使脊柱颈部屈向同侧,上部的肌纤维收缩有助于提升第1肋。斜角肌,特别是中斜角肌,在吸气过程中、即使是在直立姿态下的平静呼吸中也发挥作用。

图片源于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

03 后斜角肌

后斜角肌是最小和位置最深的斜角肌,其经过第4~6颈椎横突的后结节到达第2肋骨的外面,借一薄腱附着于前斜角肌结节的后面。后斜角肌偶尔与中斜角肌相混合。斜角肌所附着的椎骨数目、彼此分开的程度和节段性的神经支配情况都变化很小。

血液供应 所有斜角肌的血供主要来自于甲状腺下动脉发出的颈升动脉,后斜角肌还接受来自颈浅动脉的分支。

神经支配 后斜角肌由下3对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支配。

作用当第2肋骨固定时,后斜角肌使脊柱颈段下端屈向同侧;当该肌上部固定时,其有助于上提第2肋骨。

本篇图文内容均摘自【格氏解剖学】主编 Susan Standring 主译 丁自海 刘树伟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 Pilon骨折的评估与诊疗策略(图片版)

下一篇: 老年患者髌骨骨折治疗的关键原则与粉碎病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