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达42.4%,这些影响因素要注意!

时间:2023-09-26 20:17: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我国已进入全面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成为脑卒中患者长期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明确中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收集建库至2023-02-12发表的有关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采用Stata14.0软件对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和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46篇文献,认知障碍患者3281例,涉及影响因素27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为42.4%。

女性、高血压、收缩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梗死灶位置(额叶、颞叶)、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评分>10分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论

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较高(42.4%),且女性、高血压、收缩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梗死灶位置(额叶、颞叶)、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s-CRP、NIHSS评分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讨论

01 患病率

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合并值为42.4%〔95%CI(36.6%,48.3%)〕,处于较高水平,高于英国(22%)。

本研究发现:(1)我国北方的认知障碍患病率高于南方。这可能与南北方间不同的生活习惯、经济发展和人群接收健康信息水平有关。(2)采用MoCA所得认知障碍患病率高于MMSE。一项Meta分析显示,在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筛查中MoCA优于MMSE。对于临床筛查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更推荐MoCA。

患病率纳入文章中,研究对象包括老年轻型脑梗死、首发脑梗死、急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老年轻型脑梗死患病率高达76.9%,可能是因为轻型脑梗死症状轻,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轻度精神功能缺损,且致残风险低,预后较好,患者及家属重视程度不高,未及时进行治疗,最终发展为认知障碍。老年首发脑梗死、急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患病率高达60.4%、56.8%和54.7%。首发脑梗死患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较急,其他症状较重,且首次就诊时治疗依从性较差,临床中容易忽视认知障碍早期症状,最终发展为认知障碍。以上患者的患病率均高于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合并值。医务人员应更加关注以上患者认知障碍的早期征象,并及时干预,阻止进一步发展。

02 影响因素

女性、高血压、收缩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梗死灶位置(额叶、颞叶)、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s-CRP、NIHSS评分是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6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大部分处于绝经期,卵巢合成和分泌的雌激素减少。雌激素中雌二醇水平下降通过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系统、多巴胺系统和线粒体生物能量系统的相互作用,使认知能力下降。

老年高血压和高收缩压患者存在血管自主调节能力下降的情况,影响脑组织供血、供氧,增加脑室周围和皮质下的白质病变风险,脑代谢能力下降,更易引发认知障碍。

糖尿病可引起多巴胺功能障碍,使行为和运动调节功能受损,导致认知障碍。

高脂血症通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脑灌注,且促进神经元纤维缠结、淀粉样蛋白在脑组织的形成。

非稳定性斑块容易脱落,堵塞脑部血管,引起脑部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损害,从而引发认知功能损害。

额叶皮质具有执行功能,前额叶外侧皮质是执行功能的中枢,额叶脑损害尤其是左背侧额叶损害的患者,其组织能力明显受损,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下降,难以组织和执行计划。颞叶受损特别是海马部位受损,更易出现明显的记忆力(延迟回忆)、定向力、抽象能力和计算力的损害。有研究显示,通过2950例脑卒中患者的数据(数据覆盖大脑损伤各部位),分析得出左侧额颞叶梗死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大面积脑梗死和脑萎缩的患者脑血管系统损伤较大,脑细胞损伤数目较多,引起患者脑部中枢神经损伤。

Hcy通过兴奋毒性、氧化应激、损伤血管、抑制甲基化等机制,导致神经元功能受损。

hs-CRP为非特异性的炎性蛋白,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血清hs-CRP水平的升高可导致颅内皮功能失调和额叶皮质下环路血管完整性破坏,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脑血管损害程度。

NIHSS评分是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评价指标,其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脑神经损害越严重,其认知功能就越差。

本研究显示中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为42.4%。女性、高血压、收缩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梗死灶位置(额叶、颞叶)、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s-CRP、NIHSS评分为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患病率研究中,因纳入研究对象包含较广,无法在亚组分析时按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未来可针对某一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患病率细化分析和比较。影响因素研究中年龄(岁)存在发表偏倚,CRP敏感性分析显示合并结果不稳定。受教育年限<6年、体育锻炼、衰弱、骨质疏松、LDL-C、梗死灶位置(枕叶、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NIHSS评分>10分和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量表(HBS-SP)≤55分合并纳入研究数量≤2篇,合并结果不稳定,需纳入更多研究进行验证。纳入影响因素分析的大部分研究类型为横断面研究,缺乏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论证强度欠佳。因此,尚待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队列研究对我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本文来源:蹇秋枫,徐荣华,姚倩,等. 中国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和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32): 4070-4079. 

上一篇: 最新Meta分析:小于胎龄早产儿以后身高...

下一篇: 山西省某校园霸凌背后:成年后抑郁自杀风险...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