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死率100%,被动物咬伤应该怎么办?

时间:2023-04-17 10:14:4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日,广西8岁男孩小佳(化名)被村里的狗抓伤,伤口没有第一时间处理,小狗死亡5天后,小佳也出现了发热、四肢抖动等症状,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医生提醒,狂犬病属于致死性疾病,病死率几乎100%。不慎被动物抓伤、咬伤一定要第一时间消毒处理。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大多数人类狂犬病病例是由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引起的,少数是由伤口和粘膜的抓伤或污染引起的。 可以肯定的是,病毒无法侵入未受损的皮肤。 临床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

狂犬病病毒具有高度嗜神经性。 当病毒最初进入伤口时,它会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复制,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的终板和轴突侵入周围神经系统。

狂犬病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短则几天,极少超过1年。 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数量、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有关。 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的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越短。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根据目前的临床症状可以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两大类。

狂犬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急性神经症状期(兴奋期)、麻痹期、昏迷和死亡几个阶段。而实际上,疾病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几个阶段并不是独立分开的。

1.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前无症状的时期,多为1-3个月,很少少于1周或超过1年。

2.前驱期:一般为2~10天,常伴有,如不适、厌食、乏力、头痛发热等不典型症状,还有无端恐惧、焦虑、激动、易怒、神经过敏、失眠或抑郁等症状。

3.急性神经症状期:一般持续1~3天,分为狂躁型和麻痹型。狂躁病例表现为极度恐惧、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困难、多汗流涎等。 麻痹病例没有典型的兴奋期和恐水表现,而是高烧、头痛、呕吐、咬伤处疼痛,继而出现四肢无力、腹胀、共济失调、大小便失禁等。

4、麻痹期:一般持续6~18小时。 是指病例在急性神经症状期后逐渐进入安静状态的时期。 此时痉挛停止,病例逐渐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

5.死亡:病例麻痹期后很快呼吸心跳停止死亡。病例通常在首次出现临床症状 7~10 天后死于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本病临床上需与破伤风、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相鉴别。

狂犬病来源有哪些?

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约占95%;其次是猫,约占5%;獾、赤狐、貉、狼是我国重要的狂犬病野生宿主和传染源。 猪、马、牛、羊等家畜不是狂犬病宿主,但也可被感染,传播狂犬病的风险较低。 禽类、鱼类、昆虫、爬行动物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

被抓伤、咬伤后如何判断和处理伤口?

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建议,我们将伤口分成3种类型处理:

I级暴露

皮肤完好,被舔过的皮肤上没有伤口。 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特别处理,洗手就好。

II级暴露

被轻咬或抓伤,皮肤无出险。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流动清水冲洗伤口约15 min。之后使用碘伏消毒,再用纱布包扎,注意不要绑得太用力。伤口处理完毕后尽快接种狂犬疫苗。

III级暴露

如果孩子的伤口穿透皮肤、流血,或者破损的伤口被动物舔过,或者被蝙蝠咬过。遇到这种情况,切记不要拖延,按上述II级暴露方法处理后,立即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

狂犬疫苗的接种程序是什么?

目前有两种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

1、“2-1-1”程序:第0天接种2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

2、5针法程序: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狂犬疫苗原则上接种时间越早越好,24小时内为最佳。就算超过24小时,只要还有没发病,疫苗就会有作用。一定要争分夺秒。

狂犬疫苗有年龄限制吗?

狂犬病疫苗没有年龄限制,低龄宝宝也可以打。另外,备孕、怀孕和哺乳期的女性,都可以接种狂犬疫苗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动物打了疫苗伤人后,人还需要打针吗?

需要。无论动物是否接种疫苗在伤人后,人都应该接种狂犬病疫苗。 曾经有过接种疫苗的宠物咬伤人后最终导致狂犬病发作的案例。

打过狂犬病疫苗,被咬了还需要打吗?

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保护期约为6-12个月,绝对保护期在3个月以内。如果在接种后3个月再次被抓伤和咬伤,应该在被咬伤后的第 0天和第3天接种1剂疫苗。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防控中心,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

2、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年7月,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家共识

上一篇: Cell:微生物菌群通过触发免疫应答促进...

下一篇: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大型义诊活动4月1...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