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和脑膜转移瘤丨影像诊断相关要点

时间:2023-05-20 12:55:2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颅骨和脑膜转移瘤

影像

  • 强化病变伴颅骨/骨膜的破坏/浸润

  • 颅骨、硬脑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软脑膜和帽状腱膜下

  • 许多表现:均匀增厚、结节、小腔形成、小叶状、真菌样生长肿块

主要的鉴别诊断

  • 颅骨转移:手术缺损:钻孔、颅骨切除术、骨髓瘤

  • 硬脑膜转移: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脑膜瘤

  • 柔脑膜(软脑膜+蛛网膜)转移:蛛网膜下腔出血、肉样瘤病、感染性脑膜炎

临床要点

  • 18%患者伴有颅外和颅内恶性肿瘤

  • 2%~4%的患者原发性肿瘤不能确定

  • 所有转移瘤:可能无临床症状,和在临床上未被疑诊为转移瘤

  • 头痛是最常见症状(50%)

  •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通常为假阴性

  • 单次腰椎穿刺确诊率为50%~60%,而三次的确诊率为90%

  • 双峰:儿童(髓母细胞瘤和白细胞增多症);成人(乳腺癌、肺癌、黑素瘤、前列腺癌)

  • 平均年龄约50岁(相对年轻的患者、继发于小儿肿瘤和年轻女性伴有乳腺癌)

  • 整个脑脊髓均需治疗,因为肿瘤细胞通常通过脑脊液广泛扩散

诊断纲要

  • 需要进行增强MR和腰椎穿刺,尤其当最初检查为阴性时

(左)轴位图像显示破坏性颅骨转移(白箭),延及板障,其下的硬脑膜浸润/增厚(亮的蓝线结构)[黑箭]。

(右)轴位T1WI C+MR显示颅骨转移伴板障强化(白箭)。有相关的小的帽状腱膜下软组织(空箭)和广泛的结节状硬脑膜增厚(黑箭)。

(左)轴位图像显示弥散性软脑膜转移[不正常蓝色物质],覆盖在脑的软膜表面以及充满指状脑沟间的蛛网膜下腔。

(右) 轴位T1WI C+MR显示线性和结节状转移瘤遍及小脑脑叶和大脑基底池(黑箭)。注意动眼神经在中脑出口处的结节状增厚(白箭)。

(左)一位肺癌转移患者,轴位骨CT显示典型弥漫性颅骨破坏。

(右)轴位骨CT显示硬化性前列腺癌转移患者的局灶性颅骨增厚。颅骨转移可以是溶骨性的、硬化性的或混合的;前列腺癌转移通常是硬化性的。

(左) 矢状位T1WI C+MR显示松果体区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空箭),伴弥散性柔脑膜强化,覆盖脑干和小脑(白箭),与柔脑膜转移相符。

(右) 冠状位T1WI C+MR显示硬脑膜显著增厚伴异常强化和板障间隙显著膨胀(弯箭),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表现为“毛骨悚然”样。

(左) 轴位T1WI C+MR显示弥散性骨髓低信号(白箭),为乳腺癌转移转移伴局灶性板障强化(空箭)和弥散性硬脑膜增厚(黑箭)。

(右)一位肺癌转移累及颅底(空箭)伴右侧舌下神经麻痹的患者,轴位骨CT显示一个大的、弥漫性、破坏性的转移病变。注意累及右侧舌下神经管(白弯箭),左侧舌下神经管正常(黑弯箭)。

上一篇: Nature Mental Health...

下一篇: eClinicalMedicine:中山...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