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Orthop Surg Res: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345例2~14年的回顾性研究

时间:2023-05-23 11:35:5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全球每年有130-220万人受到股骨颈骨折的影响,预计到2050年,其发病率将达到390-730万。这种骨折增加了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并使许多其他疾病的治疗比没有骨折的情况下要昂贵得多。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可以治疗这种骨折,但这需要破坏原来的髋关节。因此,临床医生通常倾向于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中空螺钉、动力髋螺钉、髓内钉或解剖钢板内固定来治疗此类骨折。内固定可以解决不适,同时保留原来的髋关节。

然而,内固定与一些并发症有关,如骨折不愈合、股骨头撕脱和创伤性骨关节炎[参考文献]。事实上,接受内固定治疗的患者中,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来治疗这种并发症,而超过10%的患者可能需要挽救全髋关节。挽救全髋关节置换术比直接全髋关节置换术更为复杂,因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残存的骨质和解剖畸形。Yang等人报道说,与初级手术相比,保留手术时间更长,髋关节并发症的风险更大,但没有长期的随访结果。尽管Moon等对内固定失败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一项挽救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随访研究,但收集的患者样本量还不够大。

因此,需要一项大规模的队列研究和中长期随访研究,以进一步确定抢救全髋关节的疗效和并发症。此外,关于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的结果是否有实质性差异,人们知之甚少。

年轻患者占股骨颈骨折患者的3%,他们通常是高能量暴力损伤的结果。与老年人相比,身体素质好的年轻人几乎没有骨质疏松症,但运动量大。对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定年龄段的患者,目前尚不清楚其确切疗效和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

在目前的研究中,我们的目标是使用迄今为止最大的患者队列研究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失败后挽救人工全髋关节的中长期结果。我们还比较了55岁以下患者和55岁以上患者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包括动力髋螺钉(A)、髓内钉(B)、解剖钢板(C)和中空螺钉(D)

术前、术后影像显示关节结构。第一组为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正位片),第二组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最后一次随访),第二组为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正后片),第二组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最后一次随访)。

I组和II组THA术后无翻修手术Kaplan-Meier生存率。I组为55岁及55岁以下患者,II组为55岁以上患者

上一篇: Alzheimers Dement:AD...

下一篇: BMC Geriatr:全髋关节置换术与...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