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嗡嗡响”,关于耳鸣,需正确认识这 6 点内容

时间:2023-11-01 17:41: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突然之间你的耳朵出现“嗡嗡”声、蝉鸣声,但外界并没有声音,这是怎么回事?你可能是耳鸣了!

一、耳鸣是什么

耳鸣是患者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喻喻、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幻觉。这种声音感觉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能只是一种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疾病引起的。

有些人会在喝酒、食用或饮用某些神经兴奋性食物或饮料、劳累过度或剧烈运动后出现短暂的耳鸣症状,在休息后通常可以缓解。

除此之外,耳鸣往往是由疾病导致的,比如因长期处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导致的听力损伤,外耳道耵聍栓塞、中耳部异常积液、内耳疾病、颞骨疾病、贫血症等。

图片

二、耳鸣的分类

1.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

  • 客观性耳鸣,是指内部生物源性的真实声音,通过人体自身组织传导到耳内。可被他人察觉。

    这类多为搏动性耳鸣,主要由于耳部血液湍流,或面部、颈部肌肉收缩造成,病因和疗效均比较明确。

  • 主观性耳鸣,是在没有外部声音刺激的情况下,只有患者才可以听到的耳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耳鸣大多属于主观性耳鸣。

图片

2.急性耳鸣、亚急性耳鸣和慢性耳鸣

根据耳鸣的时间长短进行分类:

  • 耳鸣时间短于3个月的为急性耳鸣;

  • 耳鸣时间短于6个月、长于3个月的为亚急性耳鸣;

  • 耳鸣时间长于6个月的属于慢性耳鸣。

3.孕妇耳鸣

这是一类特殊的耳鸣,可能是女性怀孕期间最常见的耳部症状。

如果孕前曾经有过耳鸣、听力损伤、长期接触噪音或头痛的经历,那么在怀孕期间患上耳鸣的风险会更高一些,怀孕本身并不是耳鸣的直接原因,而是种诱发因素。

除了以上分类之外,还有医生根据耳鸣是否给患者带来生活困扰而分为伴有心烦的耳鸣和不伴心烦的耳鸣。

三、耳鸣的症状

耳鸣的症状表现多样,典型表现为蝉鸣声、嗡嗡声、搏动声

常见症状

  • 耳闷胀,可在耳鸣同侧出现,也可在耳鸣对侧出现。

  • 高音调持续性耳鸣,患者感觉持续听到尖锐、刺耳的蝉鸣声,这是耳鸣患者最常见的类型。

  • 低音调性耳鸣,常见于梅尼埃病,或者病因不明确的耳鸣患者,这种耳鸣音调比较低钝,像蜜蜂叫。

  • 血管源性耳鸣,是明显的波动性耳鸣,具体表现为耳鸣的声音时强时弱、强弱不定或者耳鸣呈喻喻声。运动时耳鸣频率会增快,强度会增加。

伴随症状

  • 听力减退

  • 眩晕

  • 抑郁等精神症状

四、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耳朵内听见持续或间断性的蝉鸣声、嗡嗡声;

  • 患者感受到耳胀、耳闷、耳堵、耳部不舒服;

  • 耳鸣伴随出现头颈部剧烈疼痛;

  • 耳鸣伴随单侧突发性听力减退;

  • 耳鸣引起患者出现看东西天旋地转、焦虑、失眠等并发症。

图片

五、耳鸣的注意事项

  • 远离噪音或隔离噪音。噪音可损伤人的听力系统,导致短期耳鸣或永久性耳鸣。

  • 当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耳鸣的症状,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咨询。

  • 耳垢过多过厚时,不要自己用棉签处理,应当让医生帮助清理。

  • 经常监测血压,防止血压过高或过低。

  • 保证充足的睡眠。

  • 控制负面情绪。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会诱发耳鸣或加重原有的耳鸣。

  • 注意预防可引起耳鸣症状的原发疾病。

最后,我们要知道:耳鸣是机体的一种善意提醒,并不一定要追求耳鸣声音的彻底消除。减少对耳鸣的恐惧想法,建立正确的耳鸣认识观很重要。

六、治疗

可去专业的耳鼻咽喉科就诊,并由专业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头部核磁共振、神经系统检查、听力功能检查、耳鸣测量、前庭功能测量等。

根据诊断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辅以心理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部分患者症状可缓解。

除药物治疗外,平时应低盐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病因治疗能够减轻耳鸣。 纠正听力损失(如佩戴助听器)能减轻大约50%患者的耳鸣。

上一篇: UpToDate拍了拍你,在你耳边大声说...

下一篇: Transplantation Repo...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