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Pharmacol:Pinocembrin 可降低肺动脉高压大鼠对心房颤动的易感性

时间:2023-11-06 15:43: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研究背景:

心房颤动 (AF)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所有心律失常中研究最多的。 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房颤影响着全世界许多人。 据估计,房颤患病人数为 3350 万人,约占各国人口的 2.5-3.5%。 房颤主要是由于心房异常电活动引起的,特别是在胸静脉附近的区域。 这些静脉包括肺静脉、腔静脉、冠状窦和马歇尔韧带。 AF 的触发源通常是多个的,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来自心房内的不同位置。 肺动脉高压(PAH)的特点是肺血管重塑。 如果管理不充分,PAH 可能会导致随后的右心疾病和死亡。 研究表明,部分房颤可能发生在右心房,其特点是右心房异位起源和从右到左的主导频率梯度。 此外,现有研究表明,左心疾病和右心疾病 (RHD) 可能会增加房颤易感性。 然而,PAH 引起 AF 的潜在分子机制仍不清楚。Pinocembrin 是一种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包括松树心材、桉树和白白子豆,其抗炎、抗菌和抗氧化作用已得到充分研究。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以肺血管重塑为特征的疾病,触发纤维化和过度心肌细胞凋亡,最终促使房颤(AF)的发生。在多种大鼠模型中,杨梅素具有抗纤维化和抗凋亡作用,降低了心律失常的易感性。然而,杨梅素是否减轻PAH模型中的房颤仍不清楚。该实验旨在研究杨梅素如何影响PAH大鼠的房颤易感性以及可能涉及的机制。

研究方法:

采用单侧腹腔注射野百合碱(MCT;i.p. 60 mg/kg)诱导PAH模型。同时,大鼠接受杨梅素(i.p. 50 mg/kg)或生理盐水。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电图参数、肺部H.E.染色、心房电生理参数、组织学、免疫印迹和TUNEL实验。

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MCT诱导的PAH大鼠具有明显增强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肺血管重塑、房颤感应性、心率变异性、右心房心肌纤维化、凋亡、房颤电重复期、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和P波持续时间。此外,MCT组右心房组织中Cav1.2、Kv4.2、Kv4.3和连接蛋白40(CX40)的蛋白水平较低。然而,杨梅素逆转了上述病理变化,减轻了右心房和HL-1细胞中Rho A/ROCKs信号通路的活性,包括Rho A、ROCK1、ROCK2以及其下游的MYPT-1、LIMK2、BCL-2、BAX、裂解的caspase3的表达。

Pinocembrin attenuates susceptibility to atrial fibrillation in ra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 ScienceDirect

研究结论:

目前的数据显示,杨梅素减轻了心房电学、离子通道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重塑,降低了心肌纤维化和凋亡水平,从而减少了MCT诱导的PAH大鼠对房颤的易感性。此外,我们发现杨梅素对Rho A/ROCK信号通路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其抗房颤效应有潜在关联。

原始出处:

Yi Y, Tianxin Y, Zhangchi L, Cui Z, Weiguo W, Bo Y. Pinocembrin attenuates susceptibility to atrial fibrillation in ra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 J Pharmacol. 2023 Nov 2:176169. doi: 10.1016/j.ejphar.2023.17616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925134.

上一篇: Lancet Gastroenterol...

下一篇: 除了“死亡芭蕾”,还有哪些迹象提示主动脉...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