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 喉部的“尖塔征”

时间:2023-12-07 17:35: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表现]

在颈部后前位软组织X线片上,声门下区气管两侧正常凸度消失,声门下腔狭窄导致此区呈倒 V字形表现。倒V字形的顶点位于真声带下缘水平,声门下腔狭窄使气管气柱形态发生变化,形似陡峭的斜屋顶或教堂的尖塔,故称尖塔征。

[解释]

对于尖塔征,气道狭窄的邻近区位于气管近端 1cm,处于弹性圆锥与真声带之间。在此水平,黏膜连接疏松。尖塔征由气管水肿产生,水肿可使气管黏膜升高,从而导致气柱的肩部(侧凸)消失。

[讨论]

病毒性哮吼(也称为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常由副流感病毒或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它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上呼吸道窘迫的原因,发病高峰为6个月至3岁儿童。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吸气性哮鸣音及犬吠样咳嗽。

应该强调的是病毒性哮吼的诊断由临床做出而非以放射学为依据。放射学检查的目的在于排除引起的喘鸣的其他病变,如异物吸入、食管异物、先天性声门下狭窄、白喉、声门炎或声门下出血等临床表现与病毒性哮吼类似的病变。病毒性哮吼可表现为尖塔征,其他一些病变也出现此征。鉴别诊断包括声门炎、烫伤、血管神经性水肿及细菌性气管炎等。对于病毒性哮吼,在上呼吸道侧位X线片上,声门表现正常,存在一段1~1.5cm长的声门下区狭窄。对于在评价病毒性哮吼时是否应该包括颈部软组织侧位片仍存在争议。如果临床上不能排除声门炎,不加照侧位片可能会造成误诊。因此,有学者认为,如临床怀疑病毒性哮吼,应拍摄气管后前位片及侧位片,同时加照胸片。

通常情况下,病毒性哮吼为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治疗目的为改善气体交换功能通常进行非手术治疗,如应用消旋肾上腺素雾化吸入及皮质激素等。

图片

图片

急性喉炎

图片

图片

上一篇: 华中科技大学陈建国/王芳《自然·通讯》:...

下一篇: 影像解剖 | 腰椎-椎旁肌群MR解剖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