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Med: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治疗,系统综述、meta和网络药理学分析

时间:2024-01-12 21:16: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meta-网络药理学分析(NPAs),确定中医药(TCM)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干预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预定义的检索策略,从PubMed、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和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检索文献。应用纳入和排除标准后,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进行meta分析,为干预效果提供临床证据。采用贝叶斯网络进行网络meta分析,观察不同干预措施的相对效果和可能的效果排序。

对试验组中药配方进行成分分析,并进行关联规则挖掘,识别中心药材。CAG的靶基因在GeneCards、在线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PharmGKB、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和DrugBank中检索。构建了枢纽药材活性成分与靶基因之间的调控网络。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富集分析,从全面的角度检查中心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Ns),识别枢纽基因,并与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相应活性分子进行分子对接

结果:1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140名受试者进行统计分析,证实实验组加中药干预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鉴定出7种枢纽中药(白芍、苍术、半夏、陈皮、党参、丹参、黄连)。从90个基因PPINs中获得13个枢纽基因(CDKN1A、CASP3、STAT1、TP53、JUN、MAPK1、STAT3、MAPK3、MYC、HIF1A、FOS、MAPK14和AKT1)。病变与正常胃组织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发现,MAPK1和MAPK3是显著基因。分子对接分析表明,柚皮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是主要的活性化合物,与两个枢纽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GO分析证明了这些靶标在蛋白质结合中的功能,而KEGG分析表明它们参与了与癌症相关的重要途径。

结论:12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干预可提高CAG的临床治疗效果。NPAs鉴定出7个枢纽中药和13个与其作用相关的靶基因,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正常和CAG胃组织之间的2个DEGs。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揭示中药活性分子对DEGs的作用机制。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也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了支持。

原始出处:

Weng J, Wu XF, Shao P, Liu XP, Wang CX. Medicine for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Ann Med. 2023;55(2):2299352. doi:10.1080/07853890.2023.2299352

上一篇: 足三里:你所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了!

下一篇: J Ethnopharmacol:甘草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