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你所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了!
时间:2024-01-12 21:16: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足三里名称来源释义 足三里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言: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下陵者,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阳有阴疾者,取之下陵三里。天枢以上,天气主之;天枢以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足三里在此被称为“三里”、“下陵”。三里之穴,统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病,梳理三焦气血,谓之“三里”(古“理”通“里”),以其功用而得名。 隋唐医家杨上善云:一里一寸也……人膝如陵,陵下三寸。即名三里,因别于手三里穴,后世医家故名足三里,是谓其位置所言。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言:邪病大唤骂走,三里主之。一名鬼邪。把足三里称为“鬼邪”。 宋代《圣济总录》,因别于手三里穴,才正式称之为“足三里”。 清代《针灸集成》中称之为“下三里”。 可知“三里”其意有二: ①三里,三寸也,即犊鼻下三寸,此是言其位置; ②三里,“里”又作“理”,为调理三焦气血、统治三焦诸病而言,即言其功用。 古代文献摘录 1、《黄帝内经》:胃病者……取之三里也。肠中不便,取三里。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2、《灵枢·五邪》: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3、《千金翼方》:一切病皆灸三里三壮。 4、《备急千金要方》:治胃中热病,膝下三寸名三里,灸三十壮。 5、《针灸大成·治病要穴》:主中风中湿,诸虚耳聋,上牙疼,痹风,水肿,心腹鼓胀,噎嗝哮喘,寒湿脚气。上、中、下部疾,无所不治。 6、《外台秘要》:又水腹胀皮肿法,灸三里。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人气上眼暗。 7、《医说》:若要安, 三里莫要干。 8、《千金翼方》:骨热烦胸满气闷,针三里入五分。 9、《医学入门》:小便不通阴陵泉,三里泻下溺如注。 10、《圣惠方》:凡人三十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气上眼闇,以三里下气。 足三里的位置 《针灸大成》: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两筋肉分间,举足取之。极重按之,则跗上动脉止矣。足阳明胃脉所入为合土。 《经络腧穴学》第二版: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中指)。
图片摘自《经络腧穴学(第2版)》 足三里的功效 足三里穴为“四大要穴”、“回阳九针穴”之一,属胃,为胃经合穴,“合治内腑”,凡六腑有病皆可用之。“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胃为水谷之海,能包容五谷。“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主要职责是受纳 、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全身。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生命之根本。足三里为胃下合穴、四总穴之首穴, “肚腹三里留”,都说明足三里的重要性。 它既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等作用,又是重要的保健要穴,具有扶正固本、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日常保健 《黄帝内经》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认为,足三里是重要的保健穴,有健脾和胃、调补气血的作用。 艾灸足三里现代研究 艾灸足三里,能使人体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水平,增强人体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可以延缓衰老;皮肤局部表皮和真皮层TNF-α的表达量明显增高,说明在艾灸刺激下,发生了免疫反应,发挥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延缓大脑的老化,改善心脏的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艾灸方法: 将艾条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穴熏烤,艾条点燃端距离穴位约3cm,穴位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以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都可以,每次灸10~15min,灸至皮肤红晕潮湿,温热却不灼热为度。 足三里按摩 按压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 指揉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以感觉酸胀为宜。可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 点压法:先点按足三里,再将拇指尖端与腧穴处皮肤成45°角向上方按摩,由轻到重,逐渐加压,持续按摩2~3分钟。可缓解胃痛。 特别注意 因为小腿部皮肤较厚,按摩足三里穴的力量可以适当大些。但用力时不可以憋气。 参考文献: [1]赵彩娇,李娴,覃永贞等.艾灸足三里对衰老模型豚鼠血清SOD及肝肾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0):2543-2545. [2]谢璐霜,赵娜,杨惠,等.艾灸对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基因敲除小鼠局部皮肤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8,43(5):296-301. [3]徐璐.隔姜艾灸预防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肌损害的实验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8):139-141. [4]于文琦.艾灸足三里穴缓解卒中后疲劳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5]黄振,宋双临. 浅谈足三里穴保健灸[J]. 山东中医杂志2009,28(6):373-374. [6]沈雪勇主编,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