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基于UPLC-Q-Exactive MS和网络药理学的开心散化学成分及血管疾病作用机制研究

时间:2024-01-12 21:16: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血管疾病(VD)是一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的特点,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开心散是中国数千年来用于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中药方剂,在临床上也被用于治疗VD。但迄今为止,其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目的:探索开心散的有效成分,研究开心散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筛选和验证开心散抗VD的相关靶点和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 MS对开心散进行化学成分鉴定。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开心散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VD的作用机制。采用鹌鹑胚绒毛尿囊膜(qCAM)法评价开心散对血管的保护作用。通过计算相对血管面积来评估血管生成。RT-PCR检测qCAM中VEGFA和Akt1水平。

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0.45 mg/kg)组、开心散低剂量组(0.1575 g/kg)、开心散高剂量组(0.63 g/kg)。建立双血管闭塞(2-VO)大鼠模型,评价开心散预处理的治疗效果。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

结果:从开心散中鉴定出62个化合物。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开心散中有人参皂苷Rh4、山奈酚、茯苓酸c等73个化合物具有治疗VD的作用,并预测了Akt1、TNF等7个主要靶点。开心散可增加VEGFA和Akt1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结果表明,开心散对2-VO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有剂量依赖性改善作用。开心散对海马神经元损伤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结论:开心散的复杂化学成分在VD的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且涉及多途径、多靶点。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来保护血管是开心散治疗VD的潜在机制之一。该研究揭示开心散对2-VO模型大鼠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为开心散治疗VD的进一步研究和后期药物开发提供依据。

原始出处:

Shang B, Jia S, Zhang T, et al.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mechanism of Kai-Xin-San based on UPLC-Q-Exactive MS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J Ethnopharmacol.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5, 2023. doi:10.1016/j.jep.2023.117652

上一篇: J Ethnopharmacol:苦参—...

下一篇: J Ethnopharmacol:柴胡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