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预警:柯萨奇病毒A6正在演变,存在爆发风险

时间:2024-05-23 20:00:4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近日发布一项关于手足口病病毒的调查研究,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目前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柯萨奇病毒A6正在演变,并存在暴发的风险。

此前,肠道病毒A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2016年,肠道病毒A71灭活疫苗开始广泛使用,显著降低了该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

研究团队调查了我国2012年至2023年间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从中获得了74株柯萨奇病毒A6菌株。研究涉及的74例病例中,48例为男性,26例为女性;平均年龄约为2岁,其中1岁以下儿童25例,1至5岁儿童26例,5岁以上儿童3例。研究团队对这些菌株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柯萨奇病毒A6已成为导致我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此外,与重症手足口病相关的该病毒正在演变,并存在暴发的风险。

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是多种类型的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CV)A 组4-7、9、10、16 型和 B 组 1-3、5 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 71 型(EV71)等。肠道病毒 71 型和柯萨奇病毒 A16 型这两种毒株多年来一直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其中,肠道病毒 A71 型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2016年,肠道病毒 A71 灭活疫苗开始广泛使用,显著降低了该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生率。然而,由于不同肠道病毒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多样性发生了变化。近年来柯萨奇病毒 A6 型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手足口病暴发的主要病原。

病原学

CVA6 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CVA6 基因组全长约7400 bp,包含 1 个开放阅读框(ORF)和 2 个非编码区(5'UTR 和 3'UTR)。ORF 编码 1 个多聚前体蛋白,可进一步水解为 P1~P3 3 个前体蛋白。P1 编码 4 种结构蛋白 (VP1~VP4),P2 和 P3 编码 7 种非结构蛋白(2A~2C 和 3A~3D)。4 种结构蛋白中,VP4 位于病毒粒子外壳的内侧与病毒核心紧密连接,VP1、VP2、VP3 分布在病毒颗粒表面,包含了主要的抗原决定簇,其中,VP1 是识别、鉴定病毒的重要区域,可作为不同血清型分类的依据。

临床表现

CVA6 感染儿童的临床症状多表现疱疹性咽峡炎和 HFMD。另外,CVA6 感染可引起湿疹恶化、水痘­带状疱疹、附睾炎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CVA6 感染也可导致重症脑膜炎和脑炎。

与 EVA71 和 CVA16 不同,CVA6 不仅容易感染儿童,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也有较高的感染率,且多表现为 aHFMD。以色列报道 5 例感染 CVA6 的成年病例均出现发热和严重的血管炎样皮疹等症状。意大利 10 例成年人因接触患儿感染 CVA6 导致 HFMD, 其中 1 例患者出现脱甲症和附睾炎。

疫苗相关研究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尚无 针对 CVA6 引起 HFMD 疫苗上市的报道。

目前,针对 CVA6 疫苗的研究主要包括灭活疫苗和病毒样颗粒(VLPs)疫苗。由于 HFMD 主要致病血清型的不断变化,对 HFMD 疫苗提出新的需求,研制高效的多价 HFMD 疫苗受到广泛关注。

研究证实,经皮下注射 CVA6/CVA10 二价全病毒灭活疫苗可使新生小鼠出现抗原特异性 的全身免疫反应,从而诱导主动免疫。有学者利用共表达 CVA6 P1 和 3CD 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制备了 CVA6 重组 VLPs 疫苗,该疫苗免疫小鼠后能够诱导产生高效价抗体,可保护小鼠免受 CVA6 的感染。

在此基础上,该团队还构建了 EV71/CVA16/CVA6/CVA10 四价 VLPs 疫苗,该疫苗免疫小鼠后的免疫血清可对 4 种病毒的单一或混合感染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表明四价 VLPs 疫苗是一种有前景的广谱 HFMD 候选疫苗。

CVA6 已成为引发 HFMD 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易导致婴幼儿及成人 HFMD 的流行。因此,应加强 对 HFMD 病原学监测,关注 CVA6 致病性和流行病学 特征,希望 CVA6 诊断试剂及 CVA6 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能够尽快发展,为 CVA6 相关疾病的防控、诊断和治疗提供保障。

 

上一篇: Eur Urol Focus:血清 Mi...

下一篇: 【衡道丨病例】病理诊断——肾脏原发性骨肉...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