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nt Med (Lausanne):基于GC-MS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沉香艾烟治疗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

时间:2024-05-27 11:00: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沉香灸是中国黎族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疗法。有证据表明,沉香灸产生的沉香艾烟(AMS)可以通过中药的多靶点和通路特性治疗睡眠障碍。但是,所涉及的具体组成部分和机制还有待探讨。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AMS治疗睡眠剥夺的分子基础和作用机制。

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利用TCMSP (Traditional Chinese system Pharmacology)、PubChem (Public Chemical Database)、GeneCards (Human Gene Database)和DisGeNet (Database of Genes and Diseases)收集成分靶点信息,鉴定疾病靶点,JVenn (Joint Venn)鉴定AMS和睡眠障碍的共同靶点。使用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 3.9.1构建“核心组分-功效靶点-作用通路”的多层次网络图,将靶点导入metscape和DAVID中进行GO (Gene Ontology)和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使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沉香烟(AMS)治疗睡眠问题的治疗潜力。检查靶基因和AMS的化学成分提供了深入了解疾病的分子过程和目标。

结果:含有抗炎物质和抗氧化剂的九种有效成分,如石竹烯和对对聚伞花素,发现了七种睡眠调节信号通路和八个与睡眠障碍有关的目标。采用GC-MS对AMS中的94种活性成分进行了鉴定,发现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较强。主要发现包括具有已知药用特性的活性成分,如对聚伞花素、桉油精和石竹烯。一项网络药理学研究揭示了睡眠调节的7条信号通路和与睡眠障碍相关的8个靶点,揭示了AMS在提高睡眠质量方面的有效性。

结论:AMS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和突触信号、调节激素和神经递质通路等途径缓解睡眠障碍。了解AMS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AMS治疗睡眠障碍奠定基础。这或许会促进副作用更少的创新疗法的发展。

原始出处:

Chen N, Xia Y, Wu W, et al.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agarwood moxa smoke in treating sleep disorders based on GC-MS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Front Med (Lausanne). 2024;11:1400334. Published 2024 May 9. doi:10.3389/fmed.2024.1400334

上一篇: Rheumatol Int:血清学活跃但...

下一篇: 病例分享:年轻女性肺结节1年余,从门诊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