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房颤的抗凝治疗

时间:2024-06-02 18:00: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术后心房颤动(POAF)是心脏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术后房颤主要定义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立即在12导联心电图或至少30 s遥测中检测到的新发房颤(AF)。其发生率在接受瓣膜手术(37%-50%)和联合冠脉搭桥加瓣膜置换术(60%)的患者中高于单独冠脉搭桥患者(15%-42%)。术后房颤通常发生在术后早期,在术后第2天达到高峰。它很可能是由手术引起的围手术期改变引起的,包括炎症、自主神经系统改变、心房缺血、血流动力学紊乱和心包积液。由于大多数这些干扰是暂时的,POAF通常是短期持续的,被认为是自限性的,因此与非手术人群的房颤有重要区别。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该研究旨在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发生房颤(POAF)患者的临床结局,并描述口服抗凝剂(OAC)使用、益处和并发症的变化情况。

这项系统评价全面地检索并确定了CABG和OAC启动后新发POAF的研究。结局包括血栓栓塞事件、出血和死亡的风险。此外,对这些结局进行了荟萃分析,按使用或不使用OAC进行分层。

该分析确定的研究都是非随机的。在1698307例CABG患者中,POAF发生率从7.9%到37.6%不等。在所有POAF患者中,15.5%的患者接受了OAC治疗。30天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0% (POAF: 0.3%;非POAF: 0.8%),死亡率2.0% (POAF: 1.0%;non-POAF: 0.5%)。POAF患者的出血率为1.1%,非POAF患者为2.7%。在4.6年的中位数中,POAF患者每100人年发生1.73例血栓栓塞事件,3.39例死亡和2.00例出血事件;非POAF患者分别为1.14、2.19和1.60。在OAC使用者和非使用者之间,血栓栓塞风险[效应值为- 0.11(- 0.36至0.13)]和死亡率[效应值为- 0.07(- 0.21至0.07)]无显著差异。然而,OAC的使用与较高的出血风险相关[效应值0.32(0.06-0.58)]。

由此可见,在冠脉搭桥后的多个时间段内,POAF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冠脉搭桥后POAF患者使用OAC与出血风险增加相关。

原始出处:

Mileen R.D. van de Kar,et al.Anticoagulation for post-operative atrialfibrillation after isolated coronary arterybypass grafting: a meta-analysis.European Heart Journal.2024.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e267/7684756?login=true

上一篇: 科研揭秘:福建双雄联手破解人参皂苷Rg1...

下一篇: Mol Psychiatry:在 15,...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