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P主编推荐|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研究

时间:2024-06-03 19:01: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摘要

 

背景

全科医学科诊疗范围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申请会诊数量大,但目前关于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的研究仍然较少。

目的  

收集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相关资料,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以提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工作质量,为疾病的分级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2021—2022 年全科医学科提请的会诊数据,对会诊基本情况、会诊科室、会诊原因、会诊诊断、会诊意见等进行分类总结。

结果  

2021—2022 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共收治住院患者 1 441 例,908 例有提请会诊记录,共计发出院内会诊 2 269 例次,执行会诊 1 966 例次,撤销会诊 303 例次;已执行会诊中,男 987 例次,女 979 例次;年龄 17~101 岁,平均年龄(77.4±13.9)岁;共涉及 31 个临床科室,其中会诊次数最多的前 6 位科室分别为康复中心、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感染科及精神科;康复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感染科及精神科顺位排名第一的会诊诊断分别为功能障碍、感音神经性耳聋、白内障、皮炎、肺部感染及焦虑状态;会诊原因包括制定初始诊疗方案、调整当前诊疗方案、完善专科检查、专科协助治疗、进行专科评估等;会诊处理意见可大致分为专业评估、完善检查、明确诊断、药物治疗、临床操作、手术治疗、营养治疗、康复针灸。

结论 

全科医学科的诊疗范围包括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会诊需求量大,会诊疾病谱体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的临床需求和特点,分析会诊现状,有利于弥补全科诊疗短板,提高全科会诊工作质量,向全科与专科之间的转诊迈出第一步。

会诊现状分析

会诊基本情况:全科医学科会诊需求量大,会诊科室涉及面广,63.01%的住院患者需要专科会诊服务,考虑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患者以多病共存患者居多,疾病谱较社区疾病谱更为复杂有关。通过入住全科医学科,基本满足了患者就诊一个科室同时解决多个临床问题的临床需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48 h会诊执行率为97.96%,与某三甲医院48 h会诊执行率(97.15%)相当,说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可以很好地与各专业科室合作,共同解决患者健康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一位患者住院期间请多次会诊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外多病共存患者会诊需求较多的因素,还有部分为重复会诊,一方面是由于初次会诊辅助检查等病情相关指标不完善,导致二次会诊的发生;另一方面是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不断变化,一次专科会诊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患者健康问题,需要专科多次协助共同诊治。

会诊科室分布: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康复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及感染科,这可能与部分全科医生由内科转岗培训而来,未经过系统的全科知识培训,对于康复科、耳鼻喉科等科室疾病的诊疗知识相对匮乏有关。内科科室中,申请神经内科会诊最多,考虑与人脑结构相对其他器官更为复杂,神经内科专业性更强有关。相较于内科,申请外科平均会诊次数更多,全科医生更为擅长内科疾病的处理,对于常见内科疾病,一般可给出初步的诊断和治疗,仅当患者病情反复或者加重时才需专科医生的协助,但对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缺乏基本常识,外科操作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会诊原因:会诊目的涉及检查、诊断、治疗、评估、转科等多方面,由此发现会诊对于全科临床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全科通过会诊渠道,借助他科力量,更好地集中全医院力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全科医生发送的会诊中,实际上必要的专科会诊只占其中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为程序性会诊,如专科检查前评估,此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必请会诊项目,未来能否减少这部分会诊,建立更加便捷的就诊渠道,简化患者就诊流程,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仍需继续努力。

会诊疾病谱:全科医学科会诊疾病谱不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疾病谱,通过对常见会诊疾病进行归纳总结,在指导申请会诊工作的同时,探索全科申请会诊指征,为疾病的分级诊疗找到具体方向,逐步划清全专界限。会诊疾病谱体现了专科特色,全科医学科医生在疾病的诊疗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类似于国外通科医生管理二级保健医疗需求的作用,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耳鼻喉会诊疾病谱同ALVES等、RINGBERG等研究的老年患者从初级保健转诊到耳鼻喉专科的主要原因相似,证实了这一点。

会诊意见:大部分患者仅需专业指导及药物治疗即可,只有少部分患者需要转科或专科门诊随诊。由于全科医生对会诊病例中部分异常征象认知不足,不能明确诊断及治疗,会诊后专科医生给予恰当的诊疗方案,这有效地减少了全科医生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漏诊、误诊现象。会诊为全科与专科之间构建起了便捷的沟通渠道,让全科医学科更好地发挥社区与专科之间的纽带作用。但是本研究发现,部分全科医生提请的会诊申请中,症状、查体、辅助检查欠完善,专科会诊意见中对主要症状、体征,阴性鉴别症状、体征常有补充,辅助检查的不完善,常导致多次会诊,造成会诊资源的浪费。

会诊研究意义

会诊质量管理:随着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我国大多数三级医院临床学科分科逐渐细化,各专业及亚专业迅速发展,为适应目前医疗服务的新特点,在院内创建以全科医学科为先锋,众科室协同诊治的高质量多学科团队会诊势在必行,这将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从多学科整体化思路出发,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从目前掌握的数据分析,提供高质量全科医学会诊服务可能受到人员、物品、方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会诊与分级诊疗:全科医学科会诊疾病谱体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的临床需求和特点,分析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有利于弥补全科医学科诊疗短板,提高全科医学科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对超出全科医生诊疗能力的专科疑难危重症患者,进行适时转诊。当全科医生在临床中面临诸如专科检查(眼底镜、内耳镜、喉镜、睡眠监测、静脉导管造影等)、专科治疗(康复、理疗、高压氧、针灸、中药、拆线、换药、导尿、拔牙、耳石复位、取耵聍、气管插管、支气管镜、胃肠镜、抗生素、精神科药物使用权限等)、专科评估(麻醉评估、外科手术评估)等问题时需要及时进行专科会诊和(或)转诊。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DRG)改革的大背景下,用病例组合指数(CMI)界定疾病难易程度,明确全科医学科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将低权重、高费用高、指标病种进行合理下沉,适当收治中低权重、低费用、低指标病种,重点发展高权重、低费用、低指标病种,将高权重、高费用、高指标病种进行有序上转,进一步落实三级医院诊治疑难杂症的医疗定位,进一步推进DRG改革下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与突破。探索疑难杂症病组上转路径,助推区域分级诊疗的建设,全科医学科责无旁贷。通过对会诊现状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全科医学科的医疗定位,探索申请会诊的具体指征,对全科向专科转诊进行了初步探索。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对象均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无法完全代表全科医学科的观点。后期可收集多家医院数据,扩大研究人群,拓展研究范围,更好地了解我国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进一步推进 DRG 改革下分级诊疗工作的发展。

本文来源

赵泽宙,王杰萍,杜雪平,等.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19): 2319-2323.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423.

上一篇: Lancet:污名化和歧视比疾病本身更可...

下一篇: 肉毒毒素注射后,出现了视神经病变……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