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 | 眼病筛查新视角:眼底一张照,眼病早预警

时间:2024-06-06 21:04: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用眼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等常见眼底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由此导致的社会和医疗资源负担日益加重。

20246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日前,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通知》要求,由国家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支持的公益科普活动在全国数百家医院举行。该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眼健康的重视程度,呼吁更多人关注眼底疾病,注重眼底筛查,共同守护明亮视界。参与活动的医院面向广大公众开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眼底检查和健康咨询活动,受到群众欢迎。

我国眼底疾病患者超4000

你知道吗?长时间盯着手机或电脑屏幕,不仅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引发近视等眼病,还会引发眼底问题。所以,我们要定期让眼睛休息,多做户外运动,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活动现场,该院眼科盛艳教授向前来咨询的患者建议。

相对于近视、青光眼、白内障等常见眼病,眼底疾病的知晓率较低,危害程度大。目前,眼底疾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占全部致盲患者的55%以上。据统计,我国眼底疾病患者总数已超过4000万人,其中50%40岁至60岁的人群,且每年新增患者超300万,但正确治疗率不足10%。近年来,眼底疾病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将眼底疾病新增为重要防治病种,并明确提出要关注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旨在减轻疾病负担和降低致盲率。

此次公益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吸引全国数百家医院加入,共联动200余名临床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为2000余名患者提供了诊疗建议。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丁小燕教授说:全国爱眼日的到来,不仅是一次科普宣教的契机,更是一次全民眼健康的总动员。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认知、推广眼底筛查等措施,可降低眼底疾病的发病率和致盲率,保障更多人的眼健康。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眼底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

许多眼底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而一旦发展到中晚期,其治疗难度将大幅增加,视力损失也可能难以挽回。因此,提高公众对眼底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眼底筛查,是预防和治疗眼底疾病的关键。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眼科赵江月教授说:对于患有高度近视、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高龄患者,我们推荐每年做一次眼底筛查,并通过科普宣传让这些高危患者尽早发现疾病并及早开始治疗。

今年全国爱眼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参考宣传口号之一是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可见眼底筛查的重要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陆方教授介绍说:眼底筛查是一种通过专业的眼科设备,如OCT等,观察眼底结构、血管及神经等细节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发现眼底病变的早期迹象。通过眼底筛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眼底状况,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避免病情恶化。同时,眼底筛查还能帮助医生评估全身疾病的进展情况,为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次公益活动为参与者提供免费的眼底检查,让他们了解并体验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以及诊疗服务。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为前来筛查的群众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和问诊,利用先进的眼底检查仪器为他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眼底检查并提供专业的防治建议。通过检查,医护人员能够全面了解他们的眼底状况,及时发现并评估眼底病变的风险。同时,眼科专家还为参与者现场解读报告,为有潜在风险的筛查者提供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破解眼底疾病诊疗困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眼底疾病作为一种需要持续治疗的眼科慢病,疾病负担重,经济和社会影响深远,临床有效治疗及规范治疗都面临很大挑战。因此,有效控制这类疾病是守护国人眼健康的关键。

10年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问世,让眼底疾病有药可依。创新药物和治疗模式的不断涌现改善了眼底疾病患者的长期获益。今年,双通路眼底创新治疗药物法瑞西单抗获批上市,其双重作用机制和持久性优势可以进一步帮助患者实现疾病控制,提高依从性,提高长期视力获益和生活质量,让中国的眼底疾病患者获益。

眼底疾病专家提醒,预防眼底疾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等,有助于降低眼底疾病的风险。其次,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中老年人和患有全身疾病的人群,应重视眼底筛查。最后,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眼部休息和锻炼,也是预防眼底疾病的有效方法。

同时,为更好助力《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的推进,我国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眼底疾病科普宣传等活动,普及眼健康科普知识,提高全民防治意识。在全国爱眼日这一契机,开展多样化、大规模的公益宣教活动,可引起公众对眼底疾病的关注,并为眼底疾病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支持。同时,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眼底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

上一篇: JAMA子刊:脐带血蛋白与出生体重及早期...

下一篇: 手指发黑,痛得睡不着,多年治疗无果,究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