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logy:使用微创电极植入技术进行全头皮下脑电图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分析

时间:2024-06-12 11:01: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目前的临床神经生理学实践仅限于传统脑电图的短时间记录(数天),无法捕捉到更长时间范围(数月)内的一系列大脑(功能障碍)。未来能否对癫痫等慢性脑部疾病进行最佳治疗,取决于能否找到在日常生活中监测脑电活动的方法。来自瑞士伯尔尼 Inselspital 大学医院神经内科的学者开发了全头头皮下脑电图设备(Epios),并在此测试了通过微创技术在头皮下安全插入电极导线的可行性(主要结果)。作为次要结果,验证了头皮下脑电图在测量大脑生理性振荡和病理性放电方面与头皮脑电图(已确立的治疗标准)相比有无劣势。

八名接受颅内脑电图检查的药物耐受性癫痫患者在同一次手术中接受了头皮下电极检查,电极通过特制工具穿过头皮和头骨之间。术后在住院病房进行了长达 9 天的安全监测。使用带窗多锥变换和频谱相干性定量比较了头皮下电极、头皮电极和颅内电极发出的睡眠觉醒、发作和发作间期脑电信号。对相邻的头皮下电极和头皮电极对进行了非劣效性测试,对测量偏差进行了 Bland-Altman 分析,并计算了类间相关系数 (ICC)。

主要结果是,通过 1 厘米的头皮切口,可在 1 小时内安全地在整个头部放置多达 28 个头皮下电极。在观察到的10起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中,有5起与研究性手术有关,但都不严重,而且都得到了解决。作为次要结果,头皮下电极在无需任何维护的情况下经皮记录脑电图具有优势,而且在测量(1)不同强度、特定阶段的大脑振荡(清醒时的α,睡眠时的δ、σ和β)和(2)发作间期尖峰电位和发作信号与不同脑区的癫痫传播相一致方面不逊于头皮电极(ICC>0.8且无偏差)。

由此可见,使用微创技术记录全头颅头皮下脑电图用于定位和监测目的在人类身上是可行的,最长可达 9 天,并且不劣于当前的护理标准。有必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更长时间的前瞻性流动研究,以确定这种创新方法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原始出处:

Feasibility, Safety, and Performance of Full-Head Subscalp EEG Using Minimally Invasive Electrode Implantation. https://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20942

上一篇: NEJM:小瓣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TA...

下一篇: Rheumatol Int:皮肌炎患者发...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