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回结肠切除术后临时转流术后克罗恩病复发风险和最佳生物制剂使用时机

时间:2024-06-15 13:00: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CD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狭窄、瘘或脓肿。回结肠切除术(ICR)和回结肠吻合术是CD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常因疾病相关并发症而被采用。CD术后复发常见。虽然大多数患者接受非分流性吻合术(UA)切除,但也有部分患者因增加吻合口并发症的风险而进行临时分流术(ITD),即回肠造口,然后造口回纳(OT)。这项研究在该人群中评估了转流与后续CD复发风险之间的关联,以及生物制剂使用时机对预防复发的影响。

 

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首次切除后的肠道连续性状态(一期吻合或ITD)进行分组。研究结局为影像学复发、内镜复发、手术复发以及术后复合复发(ITD组为OT后)。根据分流和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倾向性评分加权匹配。采用多变量回归和校正复发危险因素的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与转归的关联。研究人员在ITD组中进行了亚组分析,以评估相对于OT的生物时机(无生物时机、OT前生物时机、OT后生物时机)对复发的影响。

 

共纳入793例CD患者。67.5%的患者行一期吻合,32.5%的患者行ITD (n = 258;79%袢式,21%端式)的患者。中位随访44个月,83.3%的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其中影像学复发率为40.4%,内镜复发率为39.5%,手术复发率为13.3%。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和调整复发危险因素后,两组间影像学和内镜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ITD组的手术复发风险增加。56.1%的ITD患者在OT后开始生物制剂,11.4%的患者在OT前开始生物制剂,32.4%的患者术后未进行生物制剂。ITD患者接受生物制剂预防与年龄较小、肛周疾病和既往使用生物制剂相关,但与复发无关。尽管OT前确定的客观疾病活动度发生率较高,但与OT后开始生物制剂治疗相比,OT前的生物制剂治疗与OT后复合复发率的显著降低无关。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回结肠切除术的转流并不总是与术后复发的风险相关,应在临床上适当的时候进行。回结肠切除术时需要转流的患者复发风险高,可以考虑在造口回纳之前进行生物制剂治疗。

 

原文出处:

Joseph A, Bachour SP, Shah R, El Halabi J, Syed H, Lyu R, Cohen B, Rieder F, Achkar JP, Philpott J, Qazi T, Hull T, Lipman J, Wexner S, Holubar SD, Regueiro M, Click B. Postoperative Crohn's Disease Recurrence Risk and Optimal Biologic Timing After Temporary Diversion Following Ileocolic Resection. Inflamm Bowel Dis. 2024 Jun 6:izae117. doi: 10.1093/ibd/izae11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842693.

上一篇: JAMA 子刊:Phoenix Seps...

下一篇: European Radiology: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