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P:肥胖儿童的昼夜节律健康状况

时间:2024-06-15 23:00: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研究表明,肥胖儿童比非肥胖儿童更难维持健康的生物节律(如睡眠-觉醒周期、激素释放、饮食习惯和消化、体温等)。与昼夜节律相关的行为,如晚睡和晚吃,与儿童肥胖有关。先前,研究人员开发了全球昼夜健康节律评分(GCS),该评分是评估儿童昼夜节律健康的可靠方法。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利用GCS确定学龄儿童生理健康与肥胖之间的潜在关联,还评价了GCS中昼夜节律特征与肥胖的相关性。

研究从西班牙招募了432名7~12岁儿童。在研究周的第一天,且在早上的同一时间对整个人群(n =432)进行体重、体脂率和腰围(WC)测量。使用公式计算GCS:(1)综合变量TAP,手腕温度(T)、身体活动(A)和体位(P)的7日节律(2)皮质醇;(3)7日饮食和睡眠记录。测定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围(WC)、褪黑素浓度和心血管代谢标志物水平。

结果显示,采用GCS评估的昼夜节律健康在肥胖儿童、超重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之间存在差异,肥胖儿童的昼夜节律健康较差。肥胖儿童和腹型肥胖儿童昼夜节律健康较差的几率分别比体重正常或腰围低(WC≤64厘米)的儿童高3.54倍和2.39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CS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β = -0.004 ng/mL;P=0.058),而与其他炎症标志物(免疫球蛋白A、IL-8、IL-1b、肿瘤坏死因子α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无关。

GCS中包含的几个变量与BMI和体脂率独立相关。与昼夜节律相关的变量与BMI和BMI-Z评分呈负相关(P<0.05)。14:00时的皮质醇水平也与BMI和体脂率呈负相关。相反,晚餐开始和结束时间与体脂率直接相关(时间越晚体脂越多)。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P=0.024)、体育活动水平(P=0.076)和昼夜节律类型(P=0.029)等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与昼夜节律健康和肥胖之间存在关联。

结果表明,GCS能够反应学龄儿童的昼夜节律健康与肥胖之间的联系。蛋白质摄入量、体育活动水平和昼夜节律类型在这种关联中发挥作用。基于改善昼夜节律健康的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预防儿童肥胖。

原文出处:

María Rodríguez‑Martín, Nuria Martínez‑Lozano, Children with obesity have poorer circadian health as assessed by a global circadian health score,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2519-024-00804-3.

上一篇: JCN:照顾者对心衰患者自我护理和症状负...

下一篇: J Ethnopharmacol:中药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