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干货】病理基础——阑尾组织学及阑尾炎
时间:2024-07-03 14:00: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阑尾的组织学层次结构
阑尾的层次结构
阑尾黏膜层结构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定义
炎症(inflammation) 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
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统称为变质。实质细胞核间质细胞均可发生变质,实质细胞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细胞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等。间质细胞常出现的变质性变化包括黏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等。
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
增生:
炎症局部的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均可发生增生,实质细胞如被覆上皮和腺体的增生,间质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
炎症的分类(按持续时间长短)
阑尾炎
1、急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
多见于年轻人,临床表现为发热、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象。
病理诊断要点: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肉眼观:
-
阑尾肿胀,浆膜层充血并失去正常光泽。
镜下观:
-
管腔内可见中性粒细胞渗出;
-
黏膜、黏膜下层和浆膜层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
黏膜隐窝上皮脱落形成黏膜表面浅溃疡和出血点;
-
肌层可有轻度水肿。
图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浆膜表面变得暗淡,血管充血。
图2,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正常黏膜区域之间有轻微的局灶性炎症和溃疡。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肉眼观:
-
阑尾肿胀增粗,远端更明显,阑尾浆膜层高度充血、水肿,表面覆脓苔。切面可见阑尾腔内充满血性脓液。
镜下观:
-
管腔积脓,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
-
阑尾黏膜溃疡增大并深达肌层或浆膜层;
-
阑尾壁充血水肿,各层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小脓肿形成;
-
浆膜外可有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性渗出,出现化脓性阑尾周围炎表现。
图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浆膜表面有充血和纤维蛋白脓性渗出物。
图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管壁全层充血、水肿,管腔内充血、炎细胞渗出,黏膜溃疡。
图5,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管壁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图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肌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图7,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浆膜下水肿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肉眼观:
-
外观呈暗红色或紫黑色,阑尾腔内积脓。
镜下观:
-
阑尾管壁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广泛坏死或部分坏死,可引起穿孔;
-
穿孔部位多在阑尾根部或末端,穿孔处可引起急性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图8,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呈黑褐色,表面覆脓苔。
图10,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呈黑褐色,管腔内积脓。
图11,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层、肌层坏死。
图12,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图1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图1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周围炎。
2、亚急性阑尾炎
病理特点:
一般由急性阑尾炎迁延所致,为阑尾各层特别是阑尾肌层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图14,亚急性阑尾炎,管腔出血、渗出,黏膜层小溃疡灶。
图15,亚急性阑尾炎,黏膜固有层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图16,亚急性阑尾炎,黏膜下层的嗜酸性粒细胞。
图17,亚急性阑尾炎,肌纤维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图18,亚急性阑尾炎,肌壁内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3、慢性阑尾炎
临床特点:
多由急性或亚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有右下腹痛或隐痛不适症状。患者往往有急性发作史,阑尾部位有局限性压痛。
病理诊断要点:
肉眼观:
-
阑尾外观无明显充血水肿及炎性渗出物,但多数阑尾腔内可见粪石或积粪;部分病例阑尾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镜下观:
-
阑尾各层均有不同程度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
黏膜下层常有较多脂肪组织,管腔可闭塞,继发阑尾积水、阑尾黏液囊肿。
图19,慢性阑尾炎,管壁炎细胞不明显,以纤维、脂肪组织增生为主要表现。
图20,慢性阑尾炎,黏膜固有层大量浆细胞及单核细胞。
图21,慢性阑尾炎,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
图22,慢性阑尾炎,肌层散在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参考资料:
1.《诊断病理学》刘彤华,第4版。
2.《临床病理学》第2版。
3.《病理医师实用组织学》第5版。
4.《病理学》第9版。
5.部分病例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