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心电图异常需要警惕吗?JAMA子刊370万人研究带来启示
时间:2024-07-07 06:00: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普通心电图是广泛使用的无创检测手段,但将其用于无症状一般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筛查是否具有成本效益仍有争议。因为大多报告心电图变化可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研究都是约30-40年前进行的(当时预防措施有限),或是针对特定高危人群开展。如今,在一般人群中,心电图结果的轻微异常是否意味着后续会发生心血管事件,仍缺乏充分证据。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目前也都不建议对无症状低风险人群进行心电图筛查。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一项大型研究,就上述问题补充了重要证据。对近370万人的数据分析表明,心电图结果异常与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轻微异常结果项目数量较多也与后续出现严重异常结果相关。
截图来源:JAMA Internal Medicine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同期发表特邀评论文章,曾任USPSTF成员并参与心电图筛查指南制定的弗吉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Alex H. Krist博士指出,尽管这项研究还不足以改变临床实践,但为进一步的医学研究带来启示。未来需要评估,在当前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的基础上,结合心电图结果是否具有增量价值,以及针对风险人群是否有明确的对应干预措施。
截图来源:JAMA Internal Medicine
这项研究基于日本一项全国性的JHIA医疗数据库开展。这一数据库涵盖日本约40%(3000万)劳动年龄人口,且这些人群需要每年进行体检,对于新入职以及≥35岁人群,均要求进行心电图检查。因此这些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一般人群的情况。
研究共纳入369.8万人在2016年接受过心电图检查的人群,这些参与者2016年之前无心血管疾病病史或重大心电图异常。在2016年的检查中,62.3万人(16.8%)出现1项轻微心电图异常,14.5万人(3.9%)有≥2项轻微心电图异常,5.7万人(1.5%)有1项严重心电图异常。
在中位时间为5.5年的随访时期内,与心电图正常者相比,基线心电图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复合结局(包括所有死亡,或因心梗、中风、心衰住院)的风险升高独立相关。在各组人群中,上述事件发生率和风险升高情况分别如下:
-
心电图正常者上述事件的发生率为92.7例/10000人-年;
-
1项轻微心电图异常者的发生率为128.5/10000人-年;在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相较于心电图正常者,风险升高19%;
-
≥2项轻微心电图异常者的发生率为159.7/10000人-年,相较于心电图正常者,校正后风险升高37%;
-
1项严重心电图异常者的发生率为266.3/10000人-年,相较于心电图正常者,校正后风险升高96%。
进一步分析显示,在29种轻微心电图异常中,18种异常与上述复合结局发生率增加显著相关,尤其值得关注的包括房室传导阻滞、P波振幅增高、左室高电压、非特异性ST-T波改变、异常T波。
同时,轻微心电图异常项目数量越多,未来出现严重心电图异常的风险也越高:
-
心电图结果正常者,未来严重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85.1例/10000人-年;
-
1项轻微心电图异常者,未来严重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217.2例/10000人-年,校正后风险是心电图正常者的2.5倍;
-
≥2项轻微心电图异常者,未来严重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306.4例/10000人-年,校正后风险是心电图正常者的3.6倍。
▲基线心电图结果正常(深绿色)、有1项轻微异常(青绿色)、有≥2项轻微异常(浅绿色)人群在后续1-5年内出现心电图重大异常的累积发生率(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无论这些参与者既往心血管风险评估结果如何,都观察到了上述关联。
论文指出,这些数据支持了常规心电图筛查对于早期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潜在作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阐明这种关联,并探索针对不同异常结果人群的最佳随访策略。
参考资料
[1] Yagi R, Mori Y, Goto S, Iwami T, Inoue K. (2024).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Screen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s in Adults. JAMA Intern Med,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4.2270
[2] Alex H. Krist. (2024). creening ECGs for 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 JAMA Intern Med, doi: 10.1001/jamainternmed.2024.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