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阿尔茨海默病中卵圆孔电极上的癫痫活动与睡眠和Tau病理的关联
时间:2024-07-15 10:00: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神经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疾病,其病理过程包括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Tau蛋白缠结的积累。癫痫样活动与AD的进展密切相关,可能加速认知功能的下降。此外,睡眠障碍也是AD的常见症状,并且可能与癫痫活动和Tau病理相互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AD患者中癫痫样活动、睡眠和Tau病理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通过卵圆孔(FO)电极和头皮脑电图(EEG)联合多导睡眠图(PSG)进行的记录。
研究对象为五名AD患者,包括三名轻度至中度痴呆患者和两名处于AD前驱期的患者。这些患者要么有近期癫痫发作史,要么在先前的头皮EEG中显示出亚临床癫痫样活动。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接受了持续三到六天的FO电极和头皮EEG联合PSG监测,同时进行18F-MK6240 Tau PET-MR成像。研究人员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了癫痫样活动、睡眠参数和Tau病理之间的关联,计算了标准化摄取值比(SUVR)和不对称指数(AI)。
所有患者在FO电极上均显示出双侧但不对称的癫痫样活动,其中95%以上的癫痫间歇性放电(IEDs)在头皮EEG上不可见。一个患者在FO电极上检测到两次局灶性癫痫发作,均未在头皮EEG上显示。
图1.颞叶内侧癫痫发作
FO电极显示出侧化的周期性放电、潜在癫痫性节律放电和节律性δ活动。在慢波睡眠(SWS)和N2阶段,IEDs的频率最高,分别为每小时92次和81次,而在清醒和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则最低,分别为每小时17次和9次。此外,IEDs的频率与Tau蛋白在中颞叶和外侧颞叶的摄取具有显著相关性。
图2.FO电极上的偏侧化周期性放电(LPD)
本研究表明,AD患者中癫痫样活动主要在FO电极上可见,且这种活动与睡眠阶段和Tau病理的分布存在显著关联。这些发现提示癫痫样活动、睡眠障碍和Tau病理之间存在多方向的相互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些相互作用的机制,并评估在AD早期阶段中抑制神经元过度兴奋是否能影响Tau病理的进展。
原始出处:
Devulder, A., Vanderlinden, G., Van Langenhoven, L., Testelmans, D., Van Den Bossche, M., De Winter, F.-L., Vandenbulcke, M., Vandenberghe, R., Theys, T., Van Laere, K., & Van Paesschen, W. (2024). Epileptic activity on foramen ovale electrodes is associated with sleep and tau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 https://doi.org/10.1093/brain/awae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