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 J Transl Res:脊针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4-08-19 11:00: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CS)以颈椎退行性病理改变为特征,多由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最后压迫颈脊髓和神经根,导致颈椎功能障碍。在中医中,它被称为“关节痛”,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肌肉僵硬、肢体麻木、颈椎侧向运动受限、头晕、疲劳和行走不稳。患者可从头到脚受到影响,通常是混合性的。虽然CS主要影响中老年人,但由于手机、电脑和空调设备的广泛使用,加上长期固定位置或低头工作,其在年轻人群中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CS的发病率在一些特殊人群和职业群体中尤为突出:大学教师10.8%,老年人25.0%,政府工作人员27.3%,白领33.9%,公务员54.8%。区域发病率从8.1%到19.1%不等,多年来呈上升趋势。

CS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五种类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MCS)。MCS最常见的形式是颈椎椎间盘退变或继发性椎间关节退变。它代表了两种以上类型颈椎病的组合。其中以CS神经根病最为常见。由于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引起肢体疼痛和麻木。脊髓型颈椎病可压迫脊髓,造成脊髓变形、水肿和运动障碍,其危险性较大。椎动脉型CS,引起颈椎骨刺压迫椎动脉,常表现为头痛、头晕。交感神经痉挛一般由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症状包括恶心、呕吐等交感神经兴奋。当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同时出现时,就构成了MCS。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牵引和药物干预。尽管有多种方法,但总体效果仍不理想,这促使人们考虑采用中医方法。

针灸治疗是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内气血、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颈夹脊穴(EX-B2)位于第1 ~第7颈椎棘突两侧,后正中线外侧0.5寸处,每侧7个穴,共14个穴。颈夹脊穴可以调节督脉气运,改善椎动脉的血液循环。温针刺颈夹脊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增加脑血供,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研究表明,刺激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改善椎动脉的血液循环。此外,研究表明,针刺夹脊穴可改善颈枕肌的张力,减少颈退变对血管的机械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从而改善脑干、前庭核和内耳缺血的网状结构。减轻头晕。虽然治疗颈椎病的针灸方法多种多样,但针对颈椎夹脊穴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研究尚缺乏。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探讨颈椎夹脊穴针刺治疗MCS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就诊的120例M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2020年1月~ 2021年12月接受普通坐垫牵引、肌腱推拿的患者52例作为传统治疗组。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68例患者经针灸治疗颈椎夹脊穴,组成针灸组。颈夹脊穴(EX-B2)位于第1至第7颈椎棘突两侧,后正中线外侧0.5寸处,单侧7个穴,共14个穴。患者取俯卧位,穴位采用丝状针直刺加补泻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疼痛强度、疼痛改善质量、血流改善情况、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及临床疗效。

患者入组流程图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分析

疼痛评定指数(PRI)评分

当前疼痛强度(PPI)评分

视觉模拟量表(VAS)

疗效评估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指数(PRI)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下降,针刺组下降幅度大于传统治疗组(P < 0.05)。针刺组椎动脉右、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均P < 0.05)。针刺组患者的右手、左手、后屈、前屈、左屈、右屈活动均优于传统治疗组(均P < 0.05),且针刺组患者的颈部失能指数(NDI)评分和颈椎病临床评定量表(CASCS)评分均优于传统治疗组(均P < 0.05)。治疗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的71.67% (P < 0.05)。

结论:脊针法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改善颈椎功能和颈椎活动能力,减轻疼痛强度。

原始出处:

Le-Yuan, Zhang;  Guang-Hong, YuanTherapeutic effect of modified cervical Jiaji acupuncture on mixed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Am J Transl Res 2024;16(7):3355-3365

上一篇: Neurology:奥法妥木单抗和特立氟...

下一篇: WOC 2024:可植入式Collame...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