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脚后跟疼,千万别掉以轻心!背后可能“隐藏” 5 种疾病

时间:2024-10-22 16:01:1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但是,当我们的脚后跟出现疼痛时,每一步都可能成为煎熬,但我们能因此而停下吗(不能),所以,出现疼痛症状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尤其是长期反复出现的足跟疼痛,很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征兆!

一、足底筋膜炎

这是引起足底疼痛的一种常见疾病。

图片

解剖

足底筋膜是位于足底的一层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它从跟骨结节一直延伸到脚趾,像一条强有力的弓弦,起着支撑足弓、维持足部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病因

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跑步,导致足底筋膜过度拉伸和劳损。

肥胖、扁平足、高弓足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突然增加运动量、穿不合适的鞋子等也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

症状

早晨起床下地或休息一段时间后刚开始走路时,脚后跟疼痛最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后疼痛又会加重。(即落地疼痛-稍微行走缓解-走多或站多又痛)

疼痛通常位于脚后跟底部,可能会向足弓处放射。

在跟骨结节处或足底筋膜的其他部位有明显的压痛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足底筋膜处的轻微肿胀

二、跟骨骨刺

这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脚后跟疼痛的病症。

图片

解剖

跟骨骨刺是在跟骨底部长出的骨性突起。通常是由于跟骨受到长期的压力和磨损,导致骨质增生而形成。

病因

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跑步等活动,使跟骨反复承受压力,刺激跟骨处的骨膜和骨质,引发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关节和骨骼会逐渐发生退变,骨质增生的风险也会增加。

扁平足、高弓足等足部结构问题,会改变跟骨的受力分布,促使骨刺的形成。

症状

脚后跟疼痛较为剧烈,尤其是在行走、站立或受压时。疼痛可能呈刺痛、胀痛或隐痛,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脚后跟有异物感。

疼痛通常集中在跟骨结节处,即脚后跟的正下方。

在跟骨底部可触及明显的压痛,按压骨刺部位时疼痛会加剧。

严重的疼痛可能会导致患者行走困难,活动受限

三、跟腱炎

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性疾病。

图片

解剖

跟腱是连接小腿三头肌和跟骨的肌腱组织,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之一。它主要负责将小腿肌肉的力量传递到足部,使我们能够进行行走、跑步、跳跃等活动。

病因

过度使用跟腱,如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长时间行走或跑步等,容易导致跟腱反复受到牵拉和损伤,从而引发跟腱炎。

不正确的跑步姿势、走路姿势等,会使跟腱受力不均,增加跟腱受损的风险。

不合适的鞋子、突然增加运动强度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症状

脚后跟上方的跟腱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在跑步、跳跃或上下楼梯时疼痛加剧。

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跟腱可能会出现僵硬感,活动一段时间后僵硬感会逐渐减轻。

严重时,跟腱处可能会出现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

四、跟骨周围神经卡压

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病症。

图片

解剖

跟骨周围分布着众多神经,主要包括胫神经及其分支如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等。这些神经负责将足部的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并控制足部的肌肉运动。

病因

跟骨骨折、踝关节扭伤等外伤可能导致神经受损或受压。骨折后的移位、血肿形成等情况都可能对神经产生卡压。

跟骨周围的腱鞘炎、滑囊炎等炎症性疾病,会引起周围组织肿胀,进而压迫神经。

不合适的鞋子对跟骨周围造成长期挤压,尤其是高跟鞋或过紧的鞋子。此外,跟骨附近的肿物如囊肿、脂肪瘤等也可能压迫神经。

症状

通常表现为脚后跟处的刺痛、灼痛或隐痛,疼痛可能会向足底或小腿放射。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在行走、站立或休息时都可能加重。

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针刺感等,主要出现在跟骨周围及足底相应区域。

严重的神经卡压可能导致足底肌肉无力,影响行走和站立的稳定性。

五、跟脂肪垫炎

这是一种引起足跟疼痛的常见疾病。

图片

解剖

足跟脂肪垫位于跟骨下方,是一层富有弹性的脂肪组织,它起到缓冲震荡、减轻压力的作用,保护跟骨和足底的软组织。

病因

长期站立、行走或跑步等活动,使足跟脂肪垫反复受到挤压和摩擦,导致脂肪垫发生损伤和炎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足跟脂肪垫会逐渐萎缩变薄,弹性降低,对压力的缓冲作用减弱,从而更容易受到损伤。

外伤,如从高处跳下、足部扭伤等外力作用,可能直接损伤足跟脂肪垫,引发炎症。

鞋子不合适,穿着过硬、过薄或不合适的鞋子,会增加足跟部的压力,使脂肪垫受到过度挤压,容易诱发跟脂肪垫炎。

症状

疼痛通常位于足跟底部中央,在站立或行走时加重,尤其是刚起床下地时疼痛最为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随着活动的继续,疼痛又会逐渐加重。

在足跟底部可触及明显的压痛,按压时疼痛会加剧。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足跟部的轻微肿胀。

六、缓解足跟疼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调整生活习惯

1.适当休息,减少长时间站立和行走,避免剧烈运动。

2.选择合适的鞋子,尺码合适且有良好支撑和缓冲,不穿高跟鞋。

(二)进行物理治疗

1.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用热毛巾、热水袋或热水泡脚,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数次。

2.冷敷减轻炎症反应,在疼痛初期用冰袋敷,每次 10 - 15 分钟,每天数次。

3.专业按摩或自我简单按摩足跟周围及足底。

4.做足部和小腿拉伸运动,增强柔韧性。

(三)使用辅助器具

1.选择合适的矫形鞋垫,提供支撑和纠正姿势。

2.使用足跟垫增加足跟高度,减轻冲击。

(四)药物治疗

1.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使用局部外用药物。

2.可考虑中药膏剂、洗剂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五)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手术。

上一篇: 硬膜外导管接头污染了怎么办?来看看这个办...

下一篇: 上肢皮神经卡压综合征:解剖、症状、诊断、...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