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肥厚性心肌病的多中心心血管磁共振研究
时间:2025-02-13 12:14:5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海拔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文献中其影响的报道并不一致。一些研究表明,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暴露,在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等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可能对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不全起到保护作用。相反,其他研究指出,居住在海拔 1500 米以上的地区会增加左心室(LV)舒张功能不全的风险。
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不全被认为是肥厚型心肌病(HCM)不良预后(如进行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SCD))的独立预测因素。心脏磁共振(CMR)成像由于其无创性、能够避开声学窗限制以及具备出色的组织特征识别能力,被强烈推荐用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诊断、评估以及风险判断。对比增强心脏磁共振(CMR),特别是运用延迟钆增强(LGE)技术,在识别心肌纤维化方面效果显著,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延迟钆增强(LGE)范围达 15% 及以上是心源性猝死(SCD)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此前的研究显示,延迟钆增强(LGE)的范围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至 50% 或以下、最大左心室壁厚度增加、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的出现以及心肌灌注缺损等情况。此外,病程较长、N - 末端脑钠肽前体(NT - pro BNP)水平升高以及肌节蛋白基因突变呈阳性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更广泛的延迟钆增强(LGE)。
而且,通过心脏磁共振(CMR)测量的异常左心室应变在肥厚型心肌病(HCM)中也有充分记载,并且与不良预后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这些异常应变通常与各种影像学标志物、血清生物标志物以及人口统计学特征相关。然而,海拔对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影响仍不确定。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探讨了高海拔生活是否会影响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延迟钆增强(LGE)范围和左心室(LV)应变。
这是一项在中国不同海拔的四家医院开展的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研究共纳入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接受心脏磁共振(CMR)成像的 256 名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高海拔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IQR]:1520.00 [1520.00, 1917.00] 米,n = 132)和低海拔组(86.45 [43.50, 150.75] 米,n = 124)。对两组患者的延迟钆增强(LGE)范围和整体左心室应变进行评估和比较。
研究人群的年龄中位数为 55 岁(四分位间距:46 - 63 岁),59% 的参与者为男性。高海拔组相较于低海拔组表现出明显更大的延迟钆增强(LGE)范围(中位数 [四分位间距]:8.10 [4.78, 19.98]% 对比 6.20 [1.89, 13.81]%;p = 0.008)。多变量分析确定海拔是延迟钆增强(LGE)范围增加的一个独立预测因素(β = 4.41;95% 置信区间:2.04 - 6.78;p < 0.001)。此外,海拔与纵向、圆周和径向方向的左心室应变呈正相关(所有 p < 0.050)。
表 LGE程度与海拔相关性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本项研究表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延迟钆增强(LGE)范围显著增加,并且左心室应变参数更有利。
原文出处:
Zixian Chen,Yue Sun,Na Yang,et al.High altitudes, deeper insights: multicenter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y o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DOI:10.1007/s00330-024-1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