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XBB.1.16(大角星)异军突起,在美国高速增长,WHO指定为监测中的变种

时间:2023-04-20 22:19:3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XBB.1.16(别名:大角星),是奥密克戎变种的亚型,XBB.1.16是BA.2.10.1和BA.2.75的重组或杂交变体。 2023年3月22日,世卫组织指定XBB.1.16为“监测中的变种”(VUM)。这意味着XBB.1.16的严重性暂时还没有达到“受关注的变种(VOI)”或“令人担忧的变种(VOC)”那么高,不过后续它也可能升级至VOI甚至VOC。

截至4月17日,从印度到新加坡、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XBB.1.16感染病例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美国CDC本周公布的数据情况,XBB.1.16继续快速增长,本周已占全部病毒株的7.2%,上周仅3.9%,预计明天公布的新的数据时,可能会突破10%。如下图:

在部分州,XBB.1.16占比高达21.3%。

世卫组织称,XBB.1.16与XBB.1.15变体相似,但在“在刺突蛋白中增加了一个突变,在实验室研究中表明,这增加了该病毒的传染性,以及潜在的增强致病性。”

日本和捷克的研究人员发表在预印本上的一项研究发现,XBB.1.16对各种新冠抗体具有“强大的抵抗力”,与其他奥密克戎变种(如XBB.1和XBB.1.5)相比,似乎具有更强的“生长优势”。研究人员称,XBB.1.16的传播效率比XBB.1和 XBB.1.5毒株高约1.17至1.27倍,并表明它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与此前已经出现的奥密克戎变种不同,XBB.1.16感染者出现了一种新的症状——结膜炎(或称红眼病,特征是眼红、有沙砾感并伴有瘙痒)。在印度,一些感染XBB.1.16的儿童出现眼睛发痒的情况。

2023年4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对比4月8日公布的数据,4月7日至4月13日,新监测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24例(共计21个分支)。其中,中国疾控中心首次监测到15例XBB.1.16和2例XBB.1.16.1。

参考资料:

https://public.tableau.com/app/profile/raj.rajnarayanan/viz/ConvergentLineages-VariantSoup-World/G20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variant-proportions

上一篇: 妇瘤新视野丨解密Peutz-Jegher...

下一篇: Nature:警惕!高剂量的甜味剂三氯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