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Endod J:牙髓治疗后的牙齿存活率

时间:2023-04-24 15:19: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进行根管治疗以避免拔牙和维持牙列。进行根管治疗是为了根除或预防根管系统内的感染。根管手术也有类似的目的,目的是根除感染和/或防止微生物或其代谢物进入根尖周围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决定拔牙之前,牙髓手术可能是最后的保守治疗。由于根管治疗处理的是一种感染,如果不进行治疗,长期来看会导致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因此我们有理由评估我们所做的工作的结果。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消除感染,那么找出是否有微生物残留,或者调查是否在根尖周围组织中有炎症反应似乎是合理的。如果要使用这样的结果测量,则需要一个相当侵入性的程序来评估治疗的结果,因为根填充管和根尖周组织都不能轻易进入。相反,临床医生正在使用x光片来评估结果;炎症导致骨结构的改变,即根尖牙周炎(AP),可以通过x线摄影技术检测到。正常的根尖周状况是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广泛接受的结果衡量标准。

大多数患者似乎对完成根管治疗感到满意。在随访中,当患者被告知他们的无症状牙根充填牙有疾病的放射学迹象时,可能会感到惊讶。众所周知,充填牙根的牙齿很少出现不适或症状;也许每10个补牙的人中就有1个有症状。此外,疼痛强度大多较低,症状似乎对日常活动影响不大。如果牙根充填的症状更严重,影响了日常活动,那么很可能会安排检查牙齿,并可能要求拔牙或退牙。关于治疗有持续疾病迹象的牙根填充牙齿,需要强调的是,在许多国家,在专科诊所进行根管再治疗是很常见的,但在一般实践中却很少见

功能性保留是Friedman和Mor提出的一个衡量结果的术语;也就是说,牙齿被保存在口腔中,不会给病人带来任何不适。那篇论文是在人们关注植入物的时候写的——植入物被一些人认为是解决任何问题的最终和最佳解决方案。很明显,将种植体的成功与根管治疗的成功进行比较是有偏见的,因为种植体的成功等于存活,而根管治疗的成功通常是基于根尖周围的情况。

然而,由于没有将功能保留或牙齿存活作为每个根管治疗的明确目标,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在许多情况下,这是对补根牙进行随访的方式。这一点得到了以下事实的证实:在横断面研究中,约40%的牙根充填牙齿有AP,即特定时间人群中与牙根充填牙齿相关的AP患病率。AP与补根牙相关的高流行率表明,大多数牙医或患者没有遵守欧洲牙髓学学会(ESE)指南。该指南指出,如果在一段时间后没有达到正常的根尖周围条件,则应视为失败,并应治疗感染/炎症。需要强调的是,接受功能保留概念对个体健康的潜在影响仍主要是未知的。

这篇叙述性综述的目的是评估一些关于根管治疗后牙齿存活率和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的文献。在这篇叙述性综述中,文献检索没有系统地进行,而是从PubMed中使用“牙齿存活”和“牙髓学”进行了广泛的检索,选择了一些研究;如果发现有系统评价,则采用系统评价后发表的其他研究作为补充。另一个目的是让读者了解牙齿存活研究的某些方法学方面。

方法:在PubMed中检索相关文献。

根管治疗后牙齿存活(无拔牙)数据来自一项系统综述(Ng et al ., 2010)以及此后发表的一些研究

Kaplan - Meier图显示2009年在瑞典报道的牙齿进行了根补,随后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进行了间接修复,并随访了5年或直到报道的牙齿被拔出。按牙组分组。

Kaplan - Meier牙齿图,2009年在瑞典报道了牙根填充,随后在接下来的6个月内报道了直接修复,并随访了5年或直到报道了拔牙。按牙组分组。

Kaplan - Meier图显示2009年在瑞典报道的牙根填充物,在随后的6个月内没有报道修复,并随访了5年或直到报道的牙齿拔出。按牙组分组。

一项系统综述(Torabinejad et al ., 2015)和随后发表的一些研究中关于牙髓手术后牙齿存活的数据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