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星教授:减重手术,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

时间:2023-07-08 11:09: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作为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在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减重从“美貌”上升为“健康”,早已登上热搜榜首,减重手术成为热门讨论词,但大众对减重手术还有诸多误解。

肥胖是慢性代谢性疾病

并非所有肥胖患者均可实施减重手术,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判断是否手术。

肥胖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当人体摄入的热量多于消耗时,多余热量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

肥胖症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是否伴发原发疾病,可区分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库兴氏综合征等均可导致继发性肥胖。绝大多数肥胖患者属于单纯性肥胖,不健康生活方式、摄入过多等引起的,继发性肥胖需要针对病因的治疗。

肥胖症主要有4个病因:遗传因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少等。很多肥胖症患者有家族聚集倾向,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这部分人更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减少高脂、高热量饮食,增加体力活动。运动减肥是目前公认的最健康有效的减肥方法,也是最基础的减肥方法,通过运动,加速体内脂肪燃烧,达到减少体内脂肪堆积的目的。

如何判定肥胖?

目前有很多种判断肥胖的方法,常用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作为判断标准。

减重外科19世纪50年代起源于国外,10年前在国内陆续开展,近年来呈快速发展趋势。目前,国内还没有细化统一分级标准,国内专家制定指南时参考了国外的判定肥胖的标准,同时考虑到国内肥胖以腹型肥胖为主的特点,即“苹果型肥胖”,而腹型肥胖危害性更大。因此,把体重指数降低了2.5 kg/m2,即:

Ⅰ度肥胖:BMI=27.5.0~32.4(kg/m2);

Ⅱ度肥胖:BMI=32.5~37.4(kg/m2);

Ⅲ度肥胖:BMI≥37.5(kg/m2)。

把上述的统一的分级标准纳入指南后,不仅统一了判断标准,也起到了规范的作用。

哪些人能做减重手术?

临床上主要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减重手术治疗,其适应证判断方法如下:

单纯性肥胖患者

1.BMI≥37.5 kg/m2时建议积极手术减重;

2.32.5 kg/m2≤BMI<37.5 kg/m2时推荐手术减重;

3.27.5 kg/m2≤BMI<32.5 kg/m2时经改变生活方式难以控制体重,同时合并肥胖相关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骨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脂肪肝、痛风、内分泌紊乱等,综合评估后可以考虑手术减重;

4.建议手术年龄为16~65岁。

2型糖尿病患者

1.2型糖尿病的病人仍存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前提下,年龄为16~65岁;

2.BMI≥32.5 kg/m2时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3.27.5 kg/m2≤BMI<32.5 kg/m2时推荐手术治疗;

4.25 kg/m2≤BMI<27.5 kg/m2,经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且至少符合2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合并症,慎重开展手术。

减重手术的类型及选择

目前,减重代谢外科被广泛接受的术式包括目前国内主要的两种手术方式:袖状胃切除术和胃旁路术(即胃转流术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即“切胃手术”,手术是以缩小胃容积,限制摄入为主的手术方式,切除胃底和胃大弯,残胃像香蕉状,手术相对简单、安全,特定患者减重效果确切,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术式。

腹腔镜胃旁路术(LRYGB):是限制摄入和减少吸收的手术方式,除了有很好的减重效果以外,对糖尿病的疗效好于袖状胃切除术,但手术相对复杂。

其它术式,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减重手术后要重视术后随访

任何手术都有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减重手术也一样。LRYGB和LSG常见的近期(术后6周内)并发症有消化道瘘、出血、静脉血栓栓塞、吻合口狭窄、内疝及肠梗阻;远期(术后6周后)并发症有吻合口溃疡、倾倒综合征、胆管结石、营养不良、胃食管反流等。

手术重要,术后随访同样重要!减重手术后患者应重视术后定期随访,注意补充水分、各种微量元素、蛋白质等,预防胆囊结石;饮食逐渐过渡;术后3个月后每周进行至少150 min的中等强度以上有氧运动,之后将每周运动目标逐渐增加至300 min;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

育龄女性术后12~18个月内应避免妊娠,应采取避孕措施。术后无论何时妊娠,均须严密监测孕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保证胎儿健康。

上一篇: Biological Psychiatr...

下一篇: Cardiovasc Diabetol:...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