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神人(方天和)精选满分热门好书,方天和全文无删减版在线阅读

时间:2023-06-10 17:17:0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方天和此时心中万马奔腾,跑的全是草泥马。
因为死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和朱元璋对视,大眼瞪小眼。
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大学生,刚毕业就回到老家农技站,当了个看大门的。
方天和想着可以一边打工一边考研,可实际上是没羞没少的过上了老年人一样的清闲生活。
可就在今天,刚下班换好衣服的方天和,正往更衣室外走,而突然间整个人陷入了一片刺眼的白色中。
方天和从昏迷中醒来,很快意识到自己正躺在一个祭祀应的祭台之上。
而祭台下边,就是震惊住的朱元璋,还有同样呆站着的朱标五兄弟!
包围他的侍卫手中寒光四射的大刀,让他很快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卫视的综艺节目,而是他真的穿越了。
穿越到了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五的金陵紫禁城!
此时朱元璋震惊过后,忽的一喜,开口问道:
“你,可是来助我的神仙?”
自开春开始,他婆娘马皇后胸闷气短的老毛病又复发,而且比往年都要厉害。
宫中太医毫无办法,无奈下朱元璋干脆将几个就藩的皇子给召唤回京,太子朱标率领,于端午祭祀上为马皇后祈福。
朱元璋是有病乱投医,谁知一众人刚焚香祷告上苍,忽的祭台上烟雾环绕四起,仙乐声传来,随后白虹乍现。
等异象平息,再看祭台上,方天和凭空出现,趴在祭台上一动不动。
就见方天和样貌英俊,气度不凡,可一身奇装异服的打扮着实奇怪。
祭台前的太子朱标,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秦王朱樉和周王朱橚,纷纷猜测此人来路。
老四称其天仙,老五猜是陷入五衰的天人,老三断定是辟谷失败的道士,老二却认为是妖孽修成人行。
还好老大比较乐观,帝星居所神佛护佑,这天外来客,一定是祥瑞。
就在五个皇子议论纷纷时,洪武大帝朱元璋也在审思度量。
这突然出现的怪人看着也就二十,没有胡子像阉人。
头发短,一身过短的亵裤和小褂,露胳膊露腿,衣不蔽体简直比胡人都禽兽。
这时方天和醒了来,看看周围再看向朱元璋几人,也是震惊当场。
四目相对,朱元璋发现这怪人竟然敢跟他对视,有敬畏和些许好奇,但没胆怯。
朱元璋先开口问道:“你,可是来助我的神仙?”
他虽沉稳不动声色,心下其实开始有些期待,想到是不是自己诚意祷告,苍天有感,派下此人来救治婆娘的神仙。
方天和努力镇定下来,如实回答道:“回皇上,我是个平凡的穿越者,不是神仙。”
虽然他也很想装逼保命,但是神仙都有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耐,外一朱元璋让他现场洒甘露,岂不是装逼不成反成拙。
毕竟眼前的可是建立大明的洪武大帝朱元璋,还有那个五征大漠的永乐大帝朱棣,英年早逝的懿文太子朱标……
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哪个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得了的。
“穿越者是什么?”
朱元璋从没听过有这称号的奇人。
方天和尽量解释的通俗易懂,“就是穿越时空的人,我就是从华夏六百四十年后穿越过来的。”
朱元璋问道:“你是何人?你所说的穿越者有几人?”
方天和回道:“晚辈方天和,据我所知就我一个穿过来的。”
朱元璋渐渐喜形外露,“这样说来先生若非天命之人,也必定有过人之处。”
方天和心说我就一门卫保安,来这顶多知晓些后世历史发展,所以赶紧说道:
“我真不是天命之人,纯属意外过来的。”
朱标等人在一旁沉默观察,本来有所期待,但是方天和亲口所说,得知他是毫无过人之处的穿越者,而且又是宵小后辈之人,不由得都十分失望。
“所以说穿越者也没什么用处。”
“没意思,还不如掉下来个术士或者异师。”
“连可以蔽体的衣料都不够,后世生活这么艰苦的吗?”
方天和看着他们一脸唏嘘的模样,心说你们还瞧不起我,要知道百年后世发展成什么样都能吓死你们。
真要说起来这个大明,才是物质匮乏,医疗极差的时代。
民生温饱都是问题,就拿朱标来说,就算是皇帝的儿子也逃不过英年早逝……
不过这些也就方天和只敢心里吐槽一番,而朱元璋慧眼如炬,从方天和刚刚看着他五个皇子的眼神隐约看出点什么。
于是开口问道:
“既然你是从六百年后来的,也就是知晓大明后世如何?”
第2章 
朱元璋一句话,让朱标等人也提起兴致,纷纷追问道。
“六百年后的大明是否依旧日月同辉,江山永固?”
这个问题,让方天和一时沉默无语。
见方天和不言语,朱元璋眉头微蹙,“莫非有难言之隐?”
他也隐约感觉到这些后代子孙并不如所愿了。
方天和犹豫点点头:“的确不太好说。”
朱元璋知道他的疑虑,直言道:“但说无妨,朕免你死罪。”
“历代皇帝都是希望江山可以千秋万载,可日月轮替哪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大明若是能比及周天子八百载天下,朕就已知足。”
方天和心说历史上被认为老农出身的洪武皇帝思想封建保守,现在看来却是挺想得开的。
就是想大明跟大周王朝相比,老朱你真想多了。
要是知道大明气数连周王室一半都没有。
不知道老朱又做何感想呢。
可是洪武大帝的面子必须得给的。
所以方天和含蓄说道:“大明虽不及周朝,但也是史书标榜的长寿王朝!”
“皇上自公元1368建立大明,到公元1644年明末改朝换代,明朝共传帝十六位,存续二百七十六年。”
朱标五兄弟一听方天和提到大明改朝换代,顿时就接受不了了,怒声道:
“大胆!你竟敢诅咒大明国运!”
“父皇一统江山,万世一表,自然社稷永固,怎敢说我大明只有二百余年,你是何居心!”
其实也不怪他们气得跳脚,毕竟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确是治国有方,大明在他治理下各方面都蒸蒸日上。
天家贵胄还是黎民百姓,无不相信大明江山永固,万世千秋。
可方天和说大明国运三百年都不到,这让他们怎么接受得了。

“都闭嘴!”朱元璋一声怒斥震住朱标几人。

他对自己的治国之道非常有自信,也相信只要按照他的制度和方略延续治国,即使不能一统万世,也足能赶超周王室。
可这个穿越者说大明延续不到三百,岂有此理!
若真如此那只有一个原因。
就是后代不孝子孙擅改了他钦定祖制。
朱元璋厉目看向朱标等人,心说过后看咱怎么收拾你们!
朱标窘迫,“父皇息怒,是儿臣教导无方,过后一定严加教导,铭记祖训,不可滥改。”
朱标也是郁闷,他也管不了二百多年后的事啊。
天下下雨,娘要嫁人,都非他所能力及的。
方天和好心的宽慰劝说:
“其实上古王朝夏商周除外,在大多数王朝中大明寿数已经非常出众,也就仅次国祚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
“若皇上能将创立的西吴,和割据一方的南明相加,大明可以说是历史上唯一超过三百年的王朝了。”
朱元璋不受他那些恭维话,直言问道:
“咱不听那些虚的,就问你是何人,毁了朕的大明江山?”
闻言朱标五人心下一动。
父皇果然是睿智有谋,如果知道是什么人亡了大明,那现在就铲除后患不就好了。
果然是人老聪明,姜老最辣!
第3章 
“咱问你,朕的大明究竟毁于何人之手?”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标五人顿时眼前一亮!
对啊!
只要自己知道是谁亡了这大明的天下把他们找出来斩草除根不就行了?
自己光顾着生气,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和父皇比起来,自己这些人还是嫩了点。
“父皇圣明,儿臣自愧不如!”
“皇兄所言极是!父皇的圣明,我朱棣拍马也赶不上!”
“儿臣也和四弟一样!”
“……”
听着朱标等人疯狂拍老朱的马屁,方天和瞟了一眼朱元璋。
朱老板啊朱老板,你这么大的人了,怎么一点事儿也不懂?
哪壶不开你提哪壶!
一上来就连着问了两个这么刺激的问题,我跟你说很熟吗?
“放心,只要你说出来是谁祸乱了大明江山,咱不仅不罚你,还要大大地封赏你。保你世世代代荣华富贵!”
“谁要是敢对你不利,朕立刻将他抄家枭首,祸灭九族!”
看到方天和为难的表情,朱元璋误以为他是担心被人报复,拍着胸脯保证方天和的人身安全。
北元鞑子已经被明军打得抱头鼠窜,躲在冰天雪地瑟瑟发抖。
贪官污吏也在朝廷的严刑峻法之下被一扫而空。
外无异族入侵,内无百姓造反。
在朱元璋的认知里,能推翻大明江山的,无非就是那些手握大权的勋贵重臣和拥兵自重的骄兵悍将。
只要把这些人的老祖宗都找到杀掉,咱老朱的江山不就万万年了?
“陛下这不好说啊!”
方天和想了一下,尽可能委婉地说道:
“就好比元朝末年,群雄争霸。即便没有陛下,这蒙元江山也会落到陈友谅、张士诚这些枭雄手中。”
“和蒙元灭亡一样,大明的衰落也是大势所趋,非人力可以阻挡。所以我就算说出几个人名也无济于事!”
明朝灭亡是各方矛盾发展到极致的一个必然结果。
可以说即便没有李自成和皇太极,也会有张献忠和多尔衮;即便没有闯军和后金,也会有其他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
除非从根本上解决症结所在,否则简单地杀几个人根本改变不了历史的走向。
更何况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都是平民出身,你上哪儿找他们祖宗去?
总不能学蒙元朝廷那样遇到姓李姓张的百姓就砍了吧?
“混账!居然用暴元来类比我大明,其心可诛!”
“大胆!陛下天威昭昭。岂是张士诚、陈友谅这些鼠辈能相提并论的?”
“来人!给寡人把这个妖人拖下去细细审问,看是哪路逆贼余孽派来的!”
“……”
洪武大帝平生引以为傲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是驱逐鞑虏,再造华夏。
第二件就是击败群雄,问鼎中原。
最后一件则是娶了马娘娘这个千古贤后。
所以为了突出洪武大帝的雄才大略,蒙元和陈友谅、张士诚等人都是典型的反面存在。
别说是正面评价了,就是稍微客观点评一下这几方势力在大明都属于极端的政治不正确!
现在方天和居然公然把大明和朱元璋同蒙元以及元末群雄做比较,这在众人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罪大恶极!
别说是秦王、燕王这些脾气暴躁的皇子了,就连一向温文尔雅的太子朱标都勃然大怒!
“住口!”
洪武大帝制止了暴跳如雷的五位皇子。
他沉着脸走到方天和面前,一字一顿地说道:“你是说咱大明的下场,会和那些鞑子的蒙元一样?”
“除了没有将百姓强行分为四等,其他一切都和蒙元相差无几。”
“天灾人祸,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是大明各地官员豪绅却酒池肉林,为富不仁。”
“饥寒交迫之下,百姓揭竿而起,很多活不下去的官军也参与了进去。”
“大明江山狼烟四起,处处皆反。”
“朝廷苦苦支撑十余年之后,最终被顺军所灭!”
方天和按照史书里的记载一五一十说道。
明朝晚期,吏治腐败再加上连年的天灾,底层人民的生活十分艰辛,堪称是地狱模式。
但是那些达官显贵,却纸醉金迷,荒淫无度!
士绅官员仗着功名不仅不交税,还四处搜刮民财,欺压百姓。
本该守土卫疆的武将,不仅吃空饷喝兵血,为了手中的权力,甚至养贼自重。
遭灾的百姓没人救治,拼命的士卒拿不到军饷。
人们活不下去,自然会反抗,会抗争,会将胸中的怒火汇成兵刃砍向那些平日高高在上、作威作福的老爷!
这种情况,洪武大帝要杀谁?
他又能杀得了谁?
“混账!朕的大明……”
“朕的大明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听了方天和的描述,洪武大帝顿时又惊又怒!
他一直以为大明就算亡了,也是像汉唐那样亡于外戚勋贵、权臣藩镇之手!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大明居然会被百姓推翻!
元末之所以天下大乱,就是因为天灾人祸外加贪官酷吏。
蒙元至正四年四月,朱元璋全家八口在半个月内饿死了四个!
地方官府不仅不救济百姓,反而还加征粮饷。
富商豪绅更是四处兼并土地,发放高利贷,趁着天灾人祸大捞特捞。
大发国难财!
人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开始造反!
按照朱元璋的原话,只要有口饭吃,谁愿意去冒着杀头的风险搏命?
正因如此,创立大明之后,洪武大帝不仅十分爱护黎明百姓,更是异常痛恨那些贪官污吏和富商豪绅!
富商豪绅被全方位限制。
官吏贪墨六十两就被剥皮萱草。
老百姓进京告官却要沿途衙门提供餐饮住宿。
第4章 
“这煤山在哪儿啊?朕要看看咱大明末代皇帝自缢的地方!好给后世子孙一个警惕!”
听到洪武大帝要去煤山,朱标等人顿时愣住了。
他们自幼在金陵长大,可是从来没听过京师还有一处叫煤山的地方。
看了看四周的侍卫,也是一脸懵逼,显然也不知道煤山在哪里。
过了好一会儿,燕王朱棣才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倒是知道一座煤山。不过并不在金陵,而是在儿臣就藩的北平。”
“噗嗤!”
听朱棣这么说,秦王朱樉直接王八办走读——憋(鳖)不住笑了:
“老四,煤山可是我大明末代皇帝自缢的地方,自然是在金陵。怎么会跑到你就藩的北平?你是想移藩想疯了吧!”
“对啊四哥。煤山断不可能在北平,也许是金陵什么山改名了。”
“煤山煤山……想必这地方和煤有关。咱们金陵附近有产煤的山吗?”
“方小子,你不要卖关子了。这个煤山到底在哪儿?”
“……”
其他几位皇子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煤山的位置,就连朱元璋也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回陛下,崇祯自缢的煤山确实就在燕王镇守的北平。”方天和说道。
“胡说!堂堂大明天子,不坐镇京师跑老四地盘儿干吗去了?就是专门为了上个吊?”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况是一国之君?
朱元璋一脸不悦地摇了摇头,觉得方天和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
“陛下,崇祯倒不是专门跑到北平去上吊,而是大明为了抵御北元余孽侵扰北方,朝廷明把京师从金陵搬到了北平。”
“所以后世对大明皇帝才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评价。”
既然朱老板都问了,方天和也没藏着掖着,干脆连大明迁都的消息也说了。
“原来是这样啊!”
闻言,太子朱标点了点头。
身为大明的常务副皇帝,他自然知道自己老爹一直都有迁都的心思。
不过父皇一直十分中意二弟的西安和五弟的开封。

上一篇: 慕梨月沈砚白(慕梨月沈砚白)全文免费阅读...

下一篇: 沈明霁秦鉴影是哪部小说的主角-三年之期已...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