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ATA不仅可以显示现在,还可以预测未来!
时间:2021-04-28 12:01:4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颈内动脉狭窄可以是无症状的,也可以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风或眼部缺血等其他症状。无症状和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都具有较高的复发性缺血性卒中风险,但可通过早期的药物或手术治疗的干预降低其发生风险。
现阶段,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和结构上,研究目的主要为识别与高风险血栓栓塞性缺血性事件相关的易损斑块,特别是斑块内出血(IPH)的风险。然而很少研究使用MRI技术来评估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损伤,例如DSC灌注加权成像(PWI)技术或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与DSC PWI不同,ASL使用内源性水分子标记而不需要注射外源性对比剂,因此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ASL可以量化脑血流,也可以对动脉转运伪影(ATAs)进行视觉评估。ATA表示血液延迟到达相应的血管分布区域,并在覆盖大脑表面的血管中表现为高信号。ATA代表在图像采集时尚未到达脑实质的标记血液,如果动脉通过时间大于标记后的延迟实践则会发生这种情况。动脉通过时间不仅受颈动脉狭窄的影响,还受心输出量和颅内狭窄的的影响。
近日,发表在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使用增强MR血管造影、颈动脉斑块成像和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探讨了区分无症状和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最佳成像参数,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早期预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不良预后及评估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像学手段。
本研究的受试者来自于两项正在进行的前瞻性研究中尚无颈动脉狭窄患者,每位患者均在2014年至2018年同一背景下使用3T MRI接受了ASL和颈动脉斑块成像。对受试者近期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中风)进行临床评估,并将其平均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评估者对采用盲法分析了MRI图像的狭窄程度、斑块表面结构、斑块内出血(IPH)、Willis环侧支情况和动脉转运伪影(ATAs)的存在和严重程度。通过t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评价了MRI表现与症状状态的相关性。
本研究共对44名受试者(平均年龄,71岁±10 [标准差];31名男性)进行了评估。仅在狭窄程度大于70%的受试者中观察到ATA(28名患者中有16名; P <.001),并且与无前交通动脉相关(16名患者中有的13名; P = 0.003)。症状史与狭窄程度(27例≥70%狭窄的患者和17例<70%; P = .54)、IPH(12例IPH患者和32例无IPH患者; P = 0.31 )和斑块表面结构(17例不规则或溃疡性斑块和27例光滑斑块; P = .54)之间无相关性。有ATA(n = 16)的受试者比没有ATA的受试者(n = 28)更有可能出现症状(P = .004)。症状状态也与ATA的严重程度有关(P = .002)。
图1 斑块形态示意图。MR血管造影评估的斑块形态和斑块内出血显示:A为光滑斑块(箭头),B为不规则斑块(弯曲箭头),C为溃疡性斑块(箭头)。
图2 条形图显示了数据与症状的相关性,通过ATA和高风险标记物分级的有症状受试者的百分比。G1 = 1级ATA(严重),G2 = 2级ATA(中度),G3 = 3级(无ATA,脑灌注正常),reg.=不规则斑块,ulc.=溃疡性斑块。
总之,动脉转运伪影(ATA)是由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加权成像(PWI)衍生的一个功能参数,该参数可以通过肉眼进行分析而无需复杂的后处理。本研究发现,与狭窄程度、斑块表面特征或斑块内出血相比,ATA与患者近期的缺血性症状密切相关,并且是预测颈动脉狭窄患者近期症状的更佳预测指标。ATAs是代表脑组织水平的一个生理参数,反映了心输出量、狭窄程度、颅内侧支循环状态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的发现为临床进一步应用ASL PWI评估复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风险以及手术或药物中治疗效果的前瞻性研究开辟了道路。
原文出处
Alberto Di Napoli,Suk Fun Cheng,John Gregson,et al.Arterial Spin Labeling MRI in Carotid Stenosis: Arterial Transit Artifacts May Predict Symptoms.DOI:10.1148/radiol.20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