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伟:妥善处置银行理财转型中的四大问题

时间:2019-11-08 16:42: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潘光伟:妥善处置银行理财转型中的四大问题

“由于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客观上对市场和行业造成一定冲击,银行理财业务正在遇到以下四方面的挑战。”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11月8日在“2019年两岸暨港澳银行业财富管理论坛”上说。

具体来看,一是存量资产处置问题。资管新规出台后,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制定过渡期内的资产管理业务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安排,明确过渡期至2020年底。

但从目前的几种压降路径看,资产自然到期只适用于部分资产,提前还款存在契约修订障碍,非标转标路径不畅,回表资本消耗过高,打包和发行新产品困难。

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大创新,拓展化解存量资产的方式和渠道,以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方式审慎妥善处理存量资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二是理财子公司面临定位及发展等系列问题。首先是理财子公司与母行之间的关系梳理难题,包括子公司与原资产管理部之间的分工及权责关系、与母行私人银行部之间的定位及分工关系等问题。其次是理财子公司差异化发展的问题。尽管银行理财子公司在客户基础、资产规模等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但与公募基金等资产管理机构相比,仍面临投研体系不足、市场化激励不到位等问题。此外,还有文化理念转变的挑战、公司化运作的挑战、业务转型的挑战等。

三是投资者教育问题。在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理财刚兑的条件下,理财产品已成为零售和私行客户最重要的投资方式。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反过来固化了客户需求的“感性选择”。

在2020年底过渡期后,银行理财要打破刚兑、完全实行净值化管理,风险由客户自担,则必须实现客户需求由“感性选择”向“理性选择”转变。然而,投资者教育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尤其是长期以来,我国投资者理财中以储蓄类资产为主,对于理财保本、保收益的概念根深蒂固,风险偏好长期较低,短期内改变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风险偏好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四是投研能力不足问题。过去,银行擅长投资债权类资产,整体风险偏好偏低,即便是银行系的公募基金公司,股票投资比例也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机构已在股票投资领域积累了20多年的经验,在策略选择、风险控制等领域均有丰富经验,银行理财与之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亟需组建相应的投研团队,提升投研能力。

那么,应如何应对以上四大挑战?潘光伟认为,接下来应积极转型,努力实现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运行模式公司化。在监管部门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之后,商业银行纷纷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截至目前,已有31家商业银行公告了理财子公司设立计划,其中7家已先后开业,5家正处于筹建阶段。

公司制运行模式能将资产管理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有效隔离,有助于实现收益和成本的独立核算,更好地隔离风险,推动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理财业务子公司制运营模式将是大势所趋。

二是理财产品净值化。净值化是理财产品转型的方向和重点。但由于净值型产品无预期收益率,且收益波动较大,现有投资者接受度不高。资管新规后,商业银行发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速度有所增加,但产品规模占比仍较低。

截至2019年6月末,净值型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7.89万亿,同比增加4.30万亿,增幅达118.33%;净值型产品占全部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35.56%。

接下来,商业银行需进一步搭建资产估值、信息披露、风险监控等核算和运行体系,针对不同客群分步骤推出净值型的新产品,同时也要夯实产品净值化管理基础,把“类基金”产品作为长期转型目标,部署固收类、混合类和权益类、商品和衍生品类四大产品线,搭建完善的净值化产品体系。

三是资产配置多样化。过去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结构简单、同质化严重,在“刚性兑付”的保证下,仍能吸引大多数稳健型客户。但随着资管业务的转型,必须通过多样化的资产配置重构产品的吸引力。

因此,商业银行应坚持多维度体系,通过“自主投资+主动委外投资”并行方式,搭建包括商品类资产、外汇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另类资产等在内的资产配置体系,实现对不同类型资产的针对性投资,真正实现大类资产配置。

四是投研能力专业化。理财子公司可以实现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养老金市场等全市场投资,在丰富理财业务投资领域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现行投研能力提出了较大挑战。

接下来,商业银行需进一步搭建完善的投研体系,补齐此前在权益市场投资经验不足的短板,提升投研能力的专业化水平。

上一篇: 历年含2019年复旦大学437社会工作实...

下一篇: 原创心情不好的时候,只要一个拥抱就会元气...


 本站广告